• 伪坐标形式的曼日龙方程

    薛问西;

    本文给出了曼日龙方程的伪坐标形式,即可直接用于一阶线性非完整系统,也可用于高阶非完整系统。

    1986年01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5 ]
  • 不同类型晶闸管串级调速系统的功率因数和谐波的分析与比较

    杨振铭;

    低的功率因数和较严重的谐波是惯用的晶闸管串级调速系统的主要缺点,基于感应电动机的简化等值电路和串级调速系统的结构,本文分析和比较了四种晶闸管串级调速系统的这两项指标。从改善功率因数和减少对电网谐波污染的角度,对这几种串级调速系统作了评价,作为选用系统的依据。此外,给出了样机的实验结果,它证实了分析的正确性。

    1986年01期 6-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4 ]
  • “广义”板梁结构的统一差分方法

    张光富;

    本文综述了“广义”板梁结构的三种假定;根据板的经典理论,考虑了材料和构造上的正交异性的特点,以及扭转对板梁结构的影响。应用了“广义”刚度的概念,系统地建立了与各种边界状态有关的典型结点的差分格式和未知位移的系数计算式。这一结果可用于三种假定条件下的正交异性和各向同性的:楼盖、网架和梁系结构;弹性地基上的板梁及梁筏结构等等的变形、内力计算。与主要参考文献比较,提高了收敛性和计算精度,可比较板梁抗扭度刚度对结构的影响。扩大了应用范围,便于用统一的程序进行电算。

    1986年01期 1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9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0 ]
  • 全息干涉法分析薄板振动

    范象英;顾勤昌;

    本文通过对薄板的振动分析,简明地介绍全息干涉法中的时间平均法原理、实验步骤;分析了悬臂梁式薄板在各种长宽比下共振频率及振型的变化规律,并将实验与理论的结果作了比较。

    1986年01期 3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6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8 ]
  • 沿结构面发生纵向张裂时岩体的强度

    侯忠杰;

    本文讨论了当α>αmax,沿结构面发生纵向张裂时岩体的强度大小,并绘出其强度曲线;根据等效原理给出了岩体沿结构面张裂时的强度公式,它们均为结构面方向角α的函数。从而可定量判断在其结构面方向与最大应力方向接近一致时的稳定性。

    1986年01期 3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5 ]
  • 论质量革命及其在中国的特点

    刘建生;

    本文根据朱兰关于“质量革命,势在必行”的观点,论述了质量管理在世界各国间转移、传播这一事实。认为一场世界性的质量革命正在进行。由此给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促进作用。当前受到人们关注的是,中国的质量革命正在崛起。它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质量革命转移到中国带来了深刻变革,必将时中国的经济振兴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质量革命有其自身特点。全面质量管理在中国有肥沃的土壤,是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向集约型经济发展的根本措施,是前途无量的事业。

    1986年01期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4 ]
  • 等分圆周问题

    孙汝芬;易秋萍;

    这篇短文提出了近似等分圆周的两种方法:“限制中点法”;“固定中点法”。讨论了这两种方法的绝对误差和相对闭合误差,得到的结果较已知的“莱纳儿法”和“托因皮也法”都好。

    1986年01期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5 ]
  • 窄带低噪声放大器设计

    樊锡德;

    本文证明了最佳源电阻的公式,举例说明了低噪放大器的设计方法以及一些特珠的技巧。

    1986年01期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03 ]
  • 子午线收敛角计算及其精度探讨

    姚应生;

    在三角测量平差计算的起始数据准备中,将大地方位角化算为平面方位角时,必须计算子午线收敛角。在矿山测量中,井下导线测量采用陀螺经纬仪定向时,也须要计算子午线收敛角。因此本文主要是阐述子午线收敛角计算方法并编制了精度达到±2秒的子午线收敛角计算用表。

    1986年01期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26 ]
  • 钒和钼在碱性介质中的阴离子交换性能

    王仁远;胡之德;

    VO_3~-和MoO_4~(2-)在强酸性介质中的阴离子交换行为已有研究,但国产强碱性阴离子交换剂在碱性介质中对于VO_2~-和MoO_4~(2-)的交换性能尚未见公开报导。本文在研究VO_3~-和MoO_4~(2-)在强碱性介质中的交换性能,如分配比和交换率等,以期分离VO_3~-和MoO_4~(2-)。结果表明在2N NaOH介质中VO_3~-交换能力弱,易洗下,而MoO_4~(2-)在此条件下仍基本保留。然后换用1N NaOH+1M NaCl溶液易将MoO_4~(2-)洗下,从而达到了较好的分离。

    1986年01期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4 ]
  • 预防矿井石门揭煤动力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则

    谭学术;鲜学福;

    本文根据石门揭煤巷道的变弹性模量弹性实验结果、影响石门揭煤动力现象发生的主要条件以及生产实践经验等,在对石门揭煤巷道端部前方煤岩体中的应力,弹性潜能以及瓦斯等因素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预防矿井石门揭煤动力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则。

    1986年01期 69-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7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74 ]
  • 一个沿煤层的层间滑动构造

    薄树升;

    随着煤田地质勘探和矿井地质工作的发展,煤层中的滑动构造,退渐被人们认识,并引起一部分煤田地质工作者的重视。近年来,笔者在甜水煤矿勘探中,发现有此种滑动构造,对所积累的资料,作了初步研究,并对构造成因进行了探讨。有谬误之处,请批评指正。

    1986年01期 76-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9K]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4 ]
  • 对应分析在控煤因素研究中的应用

    夏玉成;黄克兴;

    对应分析是一种多元分析方法。本文在简要地阐明其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对陕西省黄(陵)~陇(县)煤田中段——彬(县)~长(武)矿区延安组8号煤层七个控制因素进行对应分析,确定了主要控煤因素及其与8号煤发育程度的关系。虽然将对应分析用于控煤因素研究只是一次初步的尝试,但事实证明,与常规方法相比,这种方法既可提取综合的隐藏信息,从定量分析中得出较为切合实际的结论;又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时间和经费。因此,这是一种判别准确,效率较高的分析方法。

    1986年01期 83-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8K]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4 ]
  • 微型机控制的三相桥增设零臂变流器直流调速系统

    任鹏;杨仲平;

    本文在分析三相桥增设零臂变流器的基础上,采用软、硬件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微型机的硬件资源,实现该变流器的最佳功率因数触发控制,给出一个快速、精确的算法,以及相应的硬件接口电路。本文以相对触发方式为基础,采用可变采样周期的电流控制方案,组成微型机全教字直流调速系统。讨论了DDC系统的几个主要问题。用CSS语言对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实验在1.75kW直流机组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软、硬件设计是合理的。

    1986年01期 9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3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2 ]
  • 阎嘉祺副教授在铜川发现哺乳类化石群

    杨梅忠;

    <正> 1985年5月,我院地质系阎嘉祺同志在铜川川口附近的黄土地层中发现一处哺乳类化石地点,采得一批保存较好的哺乳类头骨、颌骨、牙齿及躯干等化石。化石的数量和完好程度在黄土地层中还是不易多得的。西北大学研究哺乳类化石的专家薛祥煦付教授,应发现者的邀请,亲赴现场考查了化石的地层层位,并一起又进行了补充采集。化石经薛祥煦付教授鉴定,计有:中华鼢鼠Myospalax fantanieri似最后剑齿虎Homotherium ultina

    1986年01期 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