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沿空留巷合理支护和卸压保护的研究

    肖永福;刘听成;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沿空留巷所取得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主要研究了沿空留巷的合理支护和沿空留巷的卸压保护。推导出了中等稳定顶板条件下计算支护系统所需阻力和可缩量的公式,并进行了相应的模拟实验研究。运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和相似模拟实验对留巷卸压进行了探讨。

    1991年03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56 ]
  • 沿空留巷合理支护和卸压保护的研究

    肖永福;刘听成;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沿空留巷所取得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主要研究了沿空留巷的合理支护和沿空留巷的卸压保护。推导出了中等稳定顶板条件下计算支护系统所需阻力和可缩量的公式,并进行了相应的模拟实验研究。运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和相似模拟实验对留巷卸压进行了探讨。

    1991年03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56 ]
  • 架后充填对巷道稳定性的作用

    王世熙;

    架后空隙使支架变形增加,破碎带扩大和围岩移近量增大,因而加剧了巷道的不稳定性。架后充填可以提高围岩自承能力,并改善支架的受力状态。降低充填体的模量,则使巷道应力降低。

    1991年03期 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9 ]
  • 架后充填对巷道稳定性的作用

    王世熙;

    架后空隙使支架变形增加,破碎带扩大和围岩移近量增大,因而加剧了巷道的不稳定性。架后充填可以提高围岩自承能力,并改善支架的受力状态。降低充填体的模量,则使巷道应力降低。

    1991年03期 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9 ]
  • 地下工程结构的可靠度分析

    黄宏伟;刘怀恒;

    本文用结构可靠度理论,分析了地下工程结构的非确定性因素,进而得出了各种破坏形式下工程结构的可靠度。使地下工程结构的可靠度分析向定量评价围岩稳定性的方面迈了一步。

    1991年03期 17-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3K]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38 ]
  • 地下工程结构的可靠度分析

    黄宏伟;刘怀恒;

    本文用结构可靠度理论,分析了地下工程结构的非确定性因素,进而得出了各种破坏形式下工程结构的可靠度。使地下工程结构的可靠度分析向定量评价围岩稳定性的方面迈了一步。

    1991年03期 17-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3K]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38 ]
  • 混凝土的流变特征及Burgers,Hansen模型的本构关系解析

    王铁成;

    本文分析了流动化混凝土和凝固混凝土的流变变模型点。采用与拉式变换解答相容的求特解的方式对形象表达混凝土流变持征的Burgers模型和Hansen模型的本构关系进行了数学解析,分析了弹性流变行为。为实测确定混凝土的流变参数,定量描述混凝土的流变特征提供了依据。

    1991年03期 26-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16 ]
  • 混凝土的流变特征及Burgers,Hansen模型的本构关系解析

    王铁成;

    本文分析了流动化混凝土和凝固混凝土的流变变模型点。采用与拉式变换解答相容的求特解的方式对形象表达混凝土流变持征的Burgers模型和Hansen模型的本构关系进行了数学解析,分析了弹性流变行为。为实测确定混凝土的流变参数,定量描述混凝土的流变特征提供了依据。

    1991年03期 26-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16 ]
  • 论煤矿质量管理的特点

    赵嘉荫;

    本文从质量管理体系模式、质量目标多元性、工程质量管理、安全管理、产量和进尺与质量的关系、激励机制及人的因素诸方面分别探讨了煤矿质量管理的特殊性问题。

    1991年03期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7 ]
  • 论煤矿质量管理的特点

    赵嘉荫;

    本文从质量管理体系模式、质量目标多元性、工程质量管理、安全管理、产量和进尺与质量的关系、激励机制及人的因素诸方面分别探讨了煤矿质量管理的特殊性问题。

    1991年03期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7 ]
  • 重力式挡土墙双重控制设计法

    李长林;

    本设计法是按滑动稳定控制挡土墙断面面积和基底中心受压条件解算墙背与墙面坡度,并通过抽检监控墙的倾覆稳定。按本法设计彻底摆脱了用传统方法逐次试算的盲目性与被动性,计算方法简洁实用,计算结果经济安全。

    1991年03期 40-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7 ]
  • 重力式挡土墙双重控制设计法

    李长林;

    本设计法是按滑动稳定控制挡土墙断面面积和基底中心受压条件解算墙背与墙面坡度,并通过抽检监控墙的倾覆稳定。按本法设计彻底摆脱了用传统方法逐次试算的盲目性与被动性,计算方法简洁实用,计算结果经济安全。

    1991年03期 40-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7 ]
  • 熵理论在韩城矿区流域地貌研究上的应用

    毛明陆;阎嘉祺;

    本文选择了韩城矿区的三个流域——白矾河、寺庄河及清水河,分别代表矿区的北部、中部及南部,在用斯特拉勒积分研究矿区流域地貌发育阶段的基础上,根据熵理论,分别研究了这三个流域地貌系统信息熵,进而进行了矿区区域稳定性评价。结论是现今矿区地貌发育处于壮年期、矿区区域稳定性东北部比西南部差。

    1991年03期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7K]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0 ]
  • 熵理论在韩城矿区流域地貌研究上的应用

    毛明陆;阎嘉祺;

    本文选择了韩城矿区的三个流域——白矾河、寺庄河及清水河,分别代表矿区的北部、中部及南部,在用斯特拉勒积分研究矿区流域地貌发育阶段的基础上,根据熵理论,分别研究了这三个流域地貌系统信息熵,进而进行了矿区区域稳定性评价。结论是现今矿区地貌发育处于壮年期、矿区区域稳定性东北部比西南部差。

    1991年03期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7K]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0 ]
  • 陕西神府煤田新民区煤层自燃及其烧变特征

    陈练武;冯富成;

    陕西省神府煤田新民区赋存的煤层为休罗纪低变质不粘煤和长焰煤。该区煤层由于变质程度低,有机组分含量高、氧含量高,加之区内煤层厚、埋藏浅,沟谷发育,造成煤层大面积自燃,而后形成的烧变岩分布广泛。不同类型的烧变岩在平面和剖面上都呈带状分布、煤层火烧区的分布范围主要受当时侵蚀基准面、煤层出露高度、出露范围以及煤层厚度的控制,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1991年03期 5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5K]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64 ]
  • 陕西神府煤田新民区煤层自燃及其烧变特征

    陈练武;冯富成;

    陕西省神府煤田新民区赋存的煤层为休罗纪低变质不粘煤和长焰煤。该区煤层由于变质程度低,有机组分含量高、氧含量高,加之区内煤层厚、埋藏浅,沟谷发育,造成煤层大面积自燃,而后形成的烧变岩分布广泛。不同类型的烧变岩在平面和剖面上都呈带状分布、煤层火烧区的分布范围主要受当时侵蚀基准面、煤层出露高度、出露范围以及煤层厚度的控制,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1991年03期 5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5K]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64 ]
  • 用逐渐趋近法解后方交会

    余世书;

    本文导出用逐渐趋近法解算后方交会中的γ或δ角,及由γ或δ直接计算待定点坐标x_p、y_p的公式,并以极普通的CASIO fx180P计算器为例,说明用程序解算X_p、Y_p的方法,该法省时省力,便于野外当场计算

    1991年03期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6 ]
  • 用逐渐趋近法解后方交会

    余世书;

    本文导出用逐渐趋近法解算后方交会中的γ或δ角,及由γ或δ直接计算待定点坐标x_p、y_p的公式,并以极普通的CASIO fx180P计算器为例,说明用程序解算X_p、Y_p的方法,该法省时省力,便于野外当场计算

    1991年03期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6 ]
  • 矿区导线网的分期平差法

    郭岚;姚应生;

    本文阐述了矿区导线网采用相关平羞原理作间接分期平差的方法。矿区导线网随着矿区的扩建而扩充或加密,初期网的观测值不必再参加平差,只须将二期网进行平差,然后将两期网中有关结果相加即得整网平差的结果。该方法也适用于其它控制网。

    1991年03期 6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9 ]
  • 矿区导线网的分期平差法

    郭岚;姚应生;

    本文阐述了矿区导线网采用相关平羞原理作间接分期平差的方法。矿区导线网随着矿区的扩建而扩充或加密,初期网的观测值不必再参加平差,只须将二期网进行平差,然后将两期网中有关结果相加即得整网平差的结果。该方法也适用于其它控制网。

    1991年03期 6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9 ]
  • 圆管内定型湍流的流速分布规律

    廖启徽;

    目前通用的圆管内定型湍流的对数速度分布规律,存在两个主要揣点,一是在管中心处流速分布曲线产生尖角,二是用此规律得到的阻力系数λ值在Re<10~5时与莫迪图不符。这是由于认为在整个湍流核内切应力全等于管壁处的切应力所致,实际上切应力与距管中心的距离成正比。本文由此出发而导出湍流核内流速分布规律,从而消除了上述缺点。

    1991年03期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87 ]
  • 圆管内定型湍流的流速分布规律

    廖启徽;

    目前通用的圆管内定型湍流的对数速度分布规律,存在两个主要揣点,一是在管中心处流速分布曲线产生尖角,二是用此规律得到的阻力系数λ值在Re<10~5时与莫迪图不符。这是由于认为在整个湍流核内切应力全等于管壁处的切应力所致,实际上切应力与距管中心的距离成正比。本文由此出发而导出湍流核内流速分布规律,从而消除了上述缺点。

    1991年03期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87 ]
  • 镶衬垫煤浆管道清水阻力损失预估方法

    李维坚;

    本文由流体运动方程式推出镶衬垫管道的沿程清水阻力损失预估方法。用平均速度梯度射线代替非圆形截面管道当量直径,在76mm管径管道系统实验结果与估算值相符。

    1991年03期 75-78+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8 ]
  • 镶衬垫煤浆管道清水阻力损失预估方法

    李维坚;

    本文由流体运动方程式推出镶衬垫管道的沿程清水阻力损失预估方法。用平均速度梯度射线代替非圆形截面管道当量直径,在76mm管径管道系统实验结果与估算值相符。

    1991年03期 75-78+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8 ]
  • 端磨时最优磨削用量的计算

    宋之桐;杨来侠;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端面磨削时最优磨削用量的计算,并进行了实验验证;提出了端磨时接触弧长的计算公式,对生产实际,尤其对刃磨切削刀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991年03期 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97 ]
  • 端磨时最优磨削用量的计算

    宋之桐;杨来侠;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端面磨削时最优磨削用量的计算,并进行了实验验证;提出了端磨时接触弧长的计算公式,对生产实际,尤其对刃磨切削刀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991年03期 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97 ]
  • 应用预热方法研究镜煤的喹啉抽提

    周安宁;王祖侗;陈邦杰;

    本文探计预热对神木镜煤和柳林镜煤结构和喹啉抽提率的影响。用热台显微镜考察抽提物的碳化特性。左320~460℃预热温度区间里,预热柳林镜煤的抽提率呈现出两个温度间隔60℃的极大值,一个在其热分解开始附近,一个在软化点附近。而预热神木镜煤仅在开始热分解温度附近出现一个抽提率极大值。用DTA及FTIR分析数据可对上述喹啉进行合理解释。

    1991年03期 8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2 ]
  • 应用预热方法研究镜煤的喹啉抽提

    周安宁;王祖侗;陈邦杰;

    本文探计预热对神木镜煤和柳林镜煤结构和喹啉抽提率的影响。用热台显微镜考察抽提物的碳化特性。左320~460℃预热温度区间里,预热柳林镜煤的抽提率呈现出两个温度间隔60℃的极大值,一个在其热分解开始附近,一个在软化点附近。而预热神木镜煤仅在开始热分解温度附近出现一个抽提率极大值。用DTA及FTIR分析数据可对上述喹啉进行合理解释。

    1991年03期 8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2 ]
  • 一类变分问题的数值解法

    刘荣均;

    本文研究与板壳几何非线性弯曲问题相联的一类变分问题的数值解法。首先给出区域和泛函的变换公式;继而提出变分问题的数值解法,并给出了统一计算格式。最后,研究了具体算例。本文的解法,适合工程应用。

    1991年03期 9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8 ]
  • 一类变分问题的数值解法

    刘荣均;

    本文研究与板壳几何非线性弯曲问题相联的一类变分问题的数值解法。首先给出区域和泛函的变换公式;继而提出变分问题的数值解法,并给出了统一计算格式。最后,研究了具体算例。本文的解法,适合工程应用。

    1991年03期 9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8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