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型钢铁企业微机炼钢质量检查系统的设计

    许学东

    就中型钢铁企业微机炼钢质量检查系统的意义、设计思想、质量判定原理进行了讨论,叙述了设计方案的具体实现,介绍了系统功能设计。本系统已在实际中得到应用。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3 ]
  • 用VSM模型探讨MIS的改进

    王锁柱,吕春晓,张金锁

    管理信息系统(MIS,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发展近三十年来在理论及实际应用方面都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它在支持企业各级管理活动方面提供的功能并不令人满意。因此,MIS的功能还有待加强,MIS的开发工作有待改进。本文对现有MIS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以增强企业的活力为MIS改进的目标,依据VSM(ViableSystemModel)理论对MIS的改进提出一些设想,并分析了这些设想的可行性。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83 ]
  • 冻土墙位移反分析

    辛立民,郁楚候

    以冻土墙模型试验获得的位移为已知条件,利用拉格朗日元数值方法和正交设计原理,对冻土墙蠕变参数进行反分析计算,并且反演出符合实际的冻土墙有关参数,从而为冻土墙的设计、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7 ]
  • 残余应力场中材料的疲劳行为

    李富凯

    从平均应力和断裂力学的观点评述了残余应力对材料疲劳极限的影响。讨论了在残余压应力场中无限疲劳设计时疲劳极限的确定和有限疲劳设计时疲劳寿命的预测的判据。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34 ]
  • 燃煤污染的综合防治技术

    李侃社

    燃煤污染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实施洁净煤技术是根治燃煤污染的根本途径。本文从中国的发展实际出发,提出了“燃煤污染的综合防治技术”。原煤燃前进行合理加工,降灰、脱硫;燃中实现固硫;燃后对烟气实施综合治理,灰渣进行利用。并论述了其可行性。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11 ]
  • 粉煤灰添加剂对石灰石脱硫的作用

    许满贵,李建伟,葛岭梅

    论述了在石灰石中加入粉煤灰等助剂后的脱硫效率。并借助X衍射、压汞仪、SEM电镜从物相组成、孔结构和颗粒表面的微观结构着手,探讨了粉煤灰添加剂对石灰石脱硫的作用,得出的结论有助于人工合成脱硫剂时助剂的选择与添加。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12 ]
  • 直线插补式三维立体自动定位系统的研究

    汪梅

    以直线插补原理为基础,设计出以单片机为核心、步进电机拖动的三维立体自动定位系统。硬件电路包括单片机输出接口电路、光电耦合电路、驱动电路、直流电压源电路等。由缓冲寄存器、环形分配器、控制逻辑及正反转控制门组成的步进电机控制器则用计算机软件替代。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的硬件线路简单,抗干扰能力强。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78 ]
  • 机床夹具定位误差概念辩析

    赵万华,杨来侠,卢秉恒,陈人亨

    通过对零件图尺寸、工序尺寸、调刀尺寸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分析,阐述了夹具定位误差对它们的影响,提出了新的定位误差定义。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99 ]
  • 链霉菌种间融合及融合产物的分析

    陈五岭,罗雯,赵彬侠

    采用灭活龟裂链霉菌原生质体与金霉素链霉菌原生质体在聚乙二醇诱导下进行原生质体种间融合,利用金霉素链霉菌对链霉素的敏感性,建立选择培养基,提高了融合子的检出率。并采用同工酶谱分析及抗生素效价测定,对融合子进行了初步鉴定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86 ]
  • 陶瓷与金属焊接性的认识论

    蔚晓嘉,马宏伟,王彤,王雅生,薛锦

    运用中国的传统哲学观念,分析了陶瓷与金属的焊接结合机理,发现了各种不同焊接工艺之间存在有共性,即阴阳之间的对立统一规律,认为哲学指导自然科学会使人思维清晰,有的放矢,哲学与自然科学亦为统一之学科。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90 ]
  • 北方岩溶矿床水文地质图编制理论和方法

    王琦

    以岩溶水系统理论为基础,将矿区富水性条件,矿井突水条件和矿井水实际资料,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量化、分区,以新颖,直观的方法表现在图上,使图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6 ]
  • 冲击破煤机理的初步探讨

    杜三虎,田取珍

    介绍了一种全新的破煤方式——冲击式破煤及其工程背景,分析了回采工作面煤壁的物理及力学特性,进而提出了冲击式破煤的物理模型,并对冲击破煤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14 ]
  • 水压爆破破坏程度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潘国斌,林大能

    对影响水压爆破破坏程度的因素,壁体厚度、炸药入水深度和炸药种类等进行了试验研究。结论表明:壁体厚度和气泡脉动是影响破坏程度的主要因素,从而为研究水压爆破药量计算公式中的系数奠定了基础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90 ]
  • 煤层自燃分级的模糊聚类分析研究

    谷拴成,简浩,王亚洲

    根据不同地域矿区30多个煤层中所选出10个样本煤层,提出综合反映煤层自燃分级的自燃倾向性、煤层厚度、煤层倾角和硫含量4个指标参数,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法进行煤层自燃分级探讨。该法所需指标参数均可在井田地质勘探时期得到,分级简便实用。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79 ]
  • 底层框架砖房抗震墙的合理数量

    闫月梅

    通过对底层框架砖房的侧移计算和第二层与第一层适宜刚度比的分析研究,得到了确定底层框架砖房抗震墙合理数量的计算公式。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5 ]
  • 煤矿钢井架整体稳定计算的一种方法

    郭秉山,闫月梅,涂奇志

    煤矿钢井架底座宽度小,纵向荷载为主要荷载,设计时应计算整体稳定。通过用杆件一端的变量位移作为基本参数表示另一端的值,得到用矩阵计算钢井架整体稳定的方法。全部计算可用计算机进行,对于等截面井架手算也很方便。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1 ]
  • 黄陵一号煤矿围岩工程分类研究

    郭长生,徐延峰

    根据煤岩物理力学性能、巷道收敛变形和围岩松动范围测试的数据,认定黄陵一号煤矿巷道顶板为Ⅳ类稳定性较差岩层。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9 ]
  • 采煤机滚筒截齿排列的研究

    张守柱,吕剑梅

    本文概述了目前国内外滚筒设计中截齿排列的优化原则,提出:为确保滚筒截割负荷波动系数最小,总截齿数减到最少,滚筒处于高效截割状态。截齿在圆周上均布应作为主要优化原则,其余原则应列入辅助原则。据此,对国内外广泛采用的棋盘式或混合式截齿排列的滚筒结构设计应用非均布叶片结构。并对棋盘式截齿排列滚筒的设计步骤与方法做了具体阐述。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28 ]
  • RL-C并联谐振法测量电感线圈电感的研究

    胡应东

    本文旨在研究用RL-C并联谐振电路测量电感线圈电感的可能性,并在实际测量的基础上,对测量系统可能带来的误差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用这种方法测量,其精确度高、简便实用。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15 ]
  • 开关磁阻电动机的单片机控制

    尚炜,王秩泉

    本文介绍8xC196Mx单片机在开关磁阻电动机控制中的应用,并以87C196MC控制4相8/6级结构的开关磁阻电动机为例加以说明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29 ]
  • 增强颗粒形状对Al/SiC复合材料室温下阻尼特性的影响

    徐东辉,杨根仓,张西正

    利用有限元方法对Al/SiC复合材料的阻尼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着重研究了增强颗粒的几何形状对Al/SiC复合材料室温阻尼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圆形的增强颗粒的效果最好,同时还发现当增强颗粒的体积分数为4.5%~5.0%时,材料的阻尼特性最好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04 ]
  • 振动和波动方程的互换解法

    徐兰珍

    本文讨论了振动方程、入射波及反射波方程的共性和个性,导出三者初相位的关系,得出了由一个方程求解另一个方程的简便解法。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41 ]
  • 岩体损伤节理的计算机模拟及分形分析

    杨更社

    利用计算机随机模拟方法模拟了岩体损伤节理的分布,从分形几何角度出发给予定量描述,由分形维数和节理方向定义损伤节理的损伤张量。和传统的计算方法比较,本文的分形损伤张量计算方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23 ]
  • 岩土介质渗流的重正化群研究

    周宏伟,谢和平

    岩土介质的渗流过程实际上是流体对孔隙空间的占据过程,是一种几何意义上的相变。本文将岩土介质中的孔隙抽象为孔隙堆积体模型,用重正化群的方法研究了岩土介质的渗流问题,得出了临界孔隙率的定量计算方法,并根据有关数据初步验证了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40 ]
  • 含瓦斯特厚软煤层顶煤运移特征观测

    李树刚,刘士琦,梁俊芳

    通过对靖远魏家地矿110综放面顶煤运移特征的深基点观测得知,富含瓦斯特厚软煤层顶煤变形从综放面前方70m始,上位顶煤在40m处位移增大;30~20m处顶煤移动加速,中位顶煤水平位移是垂直位移的2.1倍;顶煤运移可概括为初期压缩、强烈压缩、破碎离散和散体流动放出4个过程;顶煤的变形和运移对瓦斯涌出量有明显影响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15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