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科技大学学科带头人简介

    2005年03期 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2 ]
  • 瓦斯在通风巷道中流动分布情况研究

    魏引尚,常心坦

    瓦斯灾害是煤矿生产中的重要灾害,本文根据矿井通风理论以及图论基本原理,在得到矿井瓦斯涌出现规律的前提下,建立了计算瓦斯在煤矿井下巷道中运动时,瓦斯流量分布情况数学模型,并对该模型的数理性质进行了简要分析,得到该模型用于现场瓦斯治理的方法。最后,通过在现场实际验证,表明了文中所述方法对于现场瓦斯防治的可行性。并进一步讨论了基于本模型如何进行合理监测矿井瓦斯浓度,指导现场科学防治瓦斯灾害。

    2005年03期 271-273+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91 ]
  • 软岩冻融损伤的水热力耦合研究初探

    马静嵘,杨更社

    冻融力学研究正温-负温环境交替变化对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由于软岩强度低,孔隙度大,胶结程度差,含有大量膨胀性粘土矿物的松,散,软,弱岩层。因此软岩的水热力的耦合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本文初步提出软岩的水热迁移机理进而提出了了软岩水、热、力耦合的基本数学模型。最后用ANSYS模拟了隧道围岩温度场与应力场,得到了隧道围岩冻胀力的分布趋势。

    2005年03期 274-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20 ]
  • 岩体力学边界元数值计算中插值函数的改进

    管光周,贾长龄

    在样条函数替代边界元数值计算中,常用分段多项式插值作函数逼近,其优点非常突出:一方面,在给定区间上用三次样条逼近任意有二阶连续导数的函数,均方差最小;另一方面,三次样条的阶次较低,结点值的误差不会因插值计算而扩散很远,插值计算的稳定性好。文中分析样条插值函数特征,给出了具体求解格式。数值计算中引入样条函数,使最终系数矩阵变成带宽很窄的条带阵,为解决边界元数值计算中遇到的困难奠定了基础。

    2005年03期 279-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88 ]
  • 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周天华,郭彦利,卢林枫,何保康

    利用三维实体单元,对“带内隔板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建立了同时考虑几何非线性、高强螺栓连接的面—面接触非线性、各种材料非线性等因素的有限元理论分析模型,模拟分析了单调加载和低周反复加载时节点的受力性能,较为精确地分析了节点区应力分布和混凝土开裂情况,以弥补试验中无法直观地了解各细部受力情况和改变各种参数进行对比的缺陷;考察了轴压比大小、混凝土强度等因素对节点受力性能的影响,根据理论与试验结果分析,提出了设计和改进建议。

    2005年03期 283-287+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引用频次:67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08 ]
  • 铁磁材料相对磁导率变化与应力关系的磁力学模型

    王社良,王威,苏三庆,张少峰

    应力一直被认为是影响铁磁材料磁特性的重要因素。不论是提高缺陷识别信号还是应力监测等相当复杂的无损检测技术的开发,都要求对应力对磁特性影响的基本知识有一定的掌握,但相关的应力对铁磁材料相对磁导率的影响关系方面的文章还未见到。因此,本文参考有关研究者的成果,指出了一种关于铁磁材料相对磁导率变化与应力关系的磁力学模型,作为反应铁磁材料磁力耦合的一个方程式。

    2005年03期 288-291+3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引用频次:14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221 ]
  • 非饱和黄土水-气渗透性试验研究

    赵敏,何晖

    非饱和土孔隙水、气处于同一个系统内,渗水系数与渗气系数间必然存在一定的联系,通常渗气系数易于测定,而渗水系数难以准确测定。非饱和土水-气运动联合测试仪基于水、气运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将渗水系数的测试转化为对渗气系数的测试,为非饱和土水、气运移规律的研究提供了方便。本文利用该仪器,研究了饱和度、干密度对非饱和黄土水、气渗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气连通条件下,饱和度对渗水性的影响大于对渗气性的影响,而干密度对水、气渗透性影响均较小;在气封闭条件下,饱和度、干密度对渗气性的影响均大于对渗水性的影响;当孔隙气从连通状态变化到封闭状态的过程中,饱和度、干密度对渗气性、渗水性的影响基本相当;渗水系数与渗气系数间呈指数关系。

    2005年03期 292-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2 ] |[下载次数:579 ]
  • 考虑位移的非极限土压力计算

    胡志平,姚海明,罗丽娟

    运用弹塑性有限元程序计算基坑支护结构和土体的应力状态,采用优化方法来研究基坑支护结构偏离土体方向使土体达到主动极限平衡时的主动极限位移。大量数值计算表明:主动极限位移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但到一定深度后其增量为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上海软土地区基坑支护结构主动极限位移的近似公式,并推导归纳了基坑支护结构考虑位移的非极限土压力计算公式,工程实测资料证实了该近似公式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2005年03期 296-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89 ]
  • 配合比设计参数对高性能混凝土腐蚀疲劳强度的影响

    陈拴发,景蔚君,李鹏辉,郑木莲

    混凝土腐蚀疲劳破坏是腐蚀介质与交变荷载耦合作用的结果,对其研究目前国内外还仅处于理论探索阶段。本文利用专门设计的混凝土腐蚀疲劳试验加载装置,研究了高性能混凝土在Na2SO4腐蚀溶液及三分点交变荷载耦合作用下水胶比、矿物细掺料掺量等参数对其弯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胶比显著影响高性能混凝土的腐蚀疲劳力学强度,而适量的矿物细掺料虽能显著改善其抗腐蚀疲劳损伤特性,但以粉煤灰-硅灰复掺效果最为明显。

    2005年03期 301-3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14 ]
  • 空气不耦合装药爆破孔壁冲击压力分析

    杜俊林,罗强,宗琦

    从理论上分析探讨了炮孔空气不耦合装药爆破时孔壁初始冲击压力的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炮孔空气不耦合装药爆破降低了孔壁初始冲击压力,且当岩石条件一定时,孔壁冲击压力值随着装药不耦合系数值的增大而呈指数规律衰减;另一方面类似于炮孔耦合装药,不耦合装药爆破同样存在着较坚硬致密的高阻抗岩石,孔壁冲击压力值较高,较松散软弱的低阻抗岩石,孔壁冲击压力值较低。同时求解出了利于光面爆破的孔壁岩石不被冲击压坏的最小装药不耦合系数。

    2005年03期 306-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引用频次:58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796 ]
  • 柴达木盆地东部“走廊域”中新生代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

    刘天绩,徐凤银,陈世悦,侯恩科

    通过横穿柴达木盆地东部的“走廊域”剖面地表地质、航磁、重力、大地电磁测深和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在东昆仑构造带与南祁连构造带之间,包括巴颜喀拉地块北缘,柴达木地块和祁连地块南缘等3个一级构造单元,柴达木地块内则包括了昆中构造带、昆北构造带和柴达木盆地3个二级构造单元。受东昆仑构造带和南祁连构造带相向挤压作用,柴达木盆地东部持续沉降,但由于具有稳定的花岗质基底,盆地坳陷幅度较小,且断裂及褶皱构造不发育。由此造就了柴达木盆地东部中新生代地层厚度小,烃源岩不发育,构造圈闭缺乏,除第四系天然气外,中生界、古近系和新近系油气资源前景受到极大限制。

    2005年03期 31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00 ]
  • 西北厚黄土层矿区地表移动预计方法

    汤伏全

    针对西北矿区地表为巨厚黄土层的特性,将上覆地层分为岩层和土层两种不同介质,应用随机介质理论建立此类矿区地表移动预计的数学模型,并提出模型的解算方法及预计参数的确定方法。对预计模型的评价及应用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厚黄土层矿区地表移动的预计问题。

    2005年03期 317-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03 ]
  • 基于GIS的超高压输变电信息系统的建立

    鲍艳,梁明,王青乐

    以某电网公司为例,分析了超高压输变电信息系统总体设计的原则、体系架构、功能组成,并详细阐述了系统的主要特点,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平台构建的该系统能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对电网设备的运行管理和监管能力,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为现代输电网的规划、管理提供辅助决策。

    2005年03期 321-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34 ]
  • 一种有效的减弱配准误差影响的LUCCD方法

    惠文华,郭新成

    利用多时相遥感图像进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检测(LUCCD),其结果的精度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而对图像进行空间位置配准时的残余误差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本文从统计学的观点出发,在对配准误差的分布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传统的变化矢量分析(CVA)与配准误差的分布特征相结合进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检测的方法,并用某地区的多时相TM数据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漏检率和错检率,大大提高了变化检测的精度。

    2005年03期 324-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07 ]
  • 动态灰色预测模型在大坝变形监测及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王利,张双成,李亚红

    详细地讨论了灰色预测模型GM(1,1)和动态灰色预测模型的基本内容及建模过程,并成功地将等维新息和等维灰数递补两种动态灰色预测模型应用于大坝变形的预测预报。实践证明,等维新息动态预测由于实时地加入了新的信息,提高了灰区间的白色度,预测效果最好;等维灰数递补动态预测利用了序列建模的结果,淡化了灰平面的灰度,使预测结果有所改善;GM(1,1)模型由于是静态地反映系统的变化趋势,预测的精度最低。因此,动态灰色预测模型在大坝变形的预测预报中比静态预测模型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2005年03期 328-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引用频次:107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179 ]
  • 论建立陕西延川黄河蛇曲地质公园的地质意义

    郭威,周义,丁华

    陕西延川黄河蛇曲是发育在晋陕峡谷中的大型蛇曲群体,完整系统地保留了黄河蛇曲形成、演化过程的地质遗迹,对于研究黄河中游的演化以及黄土高原的环境变迁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有助于认识黄河发育与新生代以来地壳运动的关系,深化河流蛇曲成因理论、了解黄河形成之前的古水系背景特征及其支流发育与土壤侵蚀的关系,而且对发展地质旅游、进行科学考察和科普教育亦具有重要意义。

    2005年03期 33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69 ]
  • 新疆彩霞山铅锌矿床的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梁婷,王磊,彭明兴,胡长安,王登红,高晓理

    彩霞山铅锌矿床是新疆第一地质大队2002年发现的,已初步探明矿床规模为大型矿床,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铅同位素是示踪成矿物质来源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对彩霞山铅锌矿床的矿石铅、岩浆岩石铅和围岩岩石铅的同位素组成分析,来探讨成矿物质的来源。

    2005年03期 337-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14 ]
  • 一种矿井突水量预测的近似方法

    周笑绿,杨国勇

    为了了解东滩矿3煤开采顶板的突水水量大小,采用了先将非稳定流化为稳定流计算出稳定涌水量,再根据突水点最大突水量与稳定涌水量的倍数关系,将稳定涌水量通过比拟方法换算为最大突水量的近似计算方法,同时给出了预测模型的检验结果,并对矿区3煤顶板预测突水点进行了水量预测。

    2005年03期 341-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53 ]
  • 小波基下的多分辨率SURE阈值信号估计

    吴冬梅

    根据小波阈值估计理论,通过最小化风险的估计,可计算自适应于数据的阈值,提高估计的信噪比。分析了噪声和信号在小波分解下的特性,提出了小波基下自适应于每一尺度的多分辨率SURE阈值算法,并采用该算法对被噪声污染的信号进行了估计,阈值T选取统一阈值,噪声的标准差由中位公式求出。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小波阈值法相比,该算法明显地提高了估计的SNR。

    2005年03期 345-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12 ]
  • 基于V5接口的接入网用户端口测试的一种实现方法

    张晓莉,李白萍,倪云峰

    说明了接入网用户端口测试功能的必要性,分析了接入网用户112集中测试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讨论了用户端口测试方法,提出了通过对V5.2接口控制协议补充相应的测试功能实现接入网用户112测试的方法。不需为112测试购置专门的设备,降低了运营成本。

    2005年03期 349-3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0 ]
  • 具有分离组件的振动体(系统)的设计

    胡静,贺西平

    实际应用中经常会遇到具有分离组件的振动体(系统)的设计问题。本文分析了各分离组件的力电阻抗等效电路,并将对应的四端网络相互串联,以分离组件的材料和截面积为变量,经过分析得出具有分离组件的振动件不管材料是滞相同,设计时均可将多个分离口组件看为一个体的设计规律。

    2005年03期 353-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7 ]
  • 基于迭代优化的平面模板定标方法

    秋兴国,刘玉龙,李占利

    相机定标是计算机视觉中的关键步骤,通过相机定标可以从二维图象序列中获取物体的三维信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迭代优化的平面模板定标方法。该方法既具有摄影测量学的精确性,同时也具有自定标算法的灵活性。模拟实验和真实图象实验表明,本方法的定标结果稳定,精度较高。

    2005年03期 356-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42 ]
  • 焦炉集气管压力系统智能控制与仿真

    嵇启春,刘光辉,孟月波

    由于焦炉集气管压力系统具有强干扰、多耦合、时变和非线性的特点,目前的控制系统效果并非十分理想。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将参数在线自调节与多变量模糊规则解耦相结合的智能控制策略,设计了焦炉集气管压力智能控制系统,并利用MATLAB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智能控制系统可获得理想的调节效果。

    2005年03期 361-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80 ]
  • 牛顿迭代法在分形图形生成上的应用研究

    吴运兵,李勇

    分形理论是近二、三十年才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学科,其主要描述自然界和非线性系统中不光滑和不规则的几何形体。在地质、材料科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艺术设计等方面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利用牛顿迭代的数学原理和方法,实现牛顿迭代法的分形图形生成算法,将分形理论应用于计算机图形设计中,利用VC++6.0开发工具,实现了生成绚丽多彩的分形图形。

    2005年03期 365-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907 ]
  • 面向UCAV系统的交互Agent协同技术

    施笑安,杨永生

    UCAV的每个组成部分都是一个高技术的复杂子系统,而且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之间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和协调性,其UCAV系统实时交互的正确性依赖于全局实时约束,并且是一个多Agent系统。因此需对多Agent的协同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首先,提出了基于时间约束的部分-全局计划(TPGP),实现了全局约束。其次,研究了任务协同关系,分布实时Agent协同。最终实现了实时约束下的UCAV系统多Agent的协同。

    2005年03期 368-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04 ]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数字图像边缘检测算法的研究

    肖锋

    指出了传统边缘检测算子算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利用基于BP神经网络的数字图像边缘检测算法,即利用传统边缘检测算子检测出来的图像中像素的灰度的不同比例作为学习训练图像,进行神经网络的学习训练,改变神经网络的结构参数得到神经网络的模型参数,最后给出了BP神经网络实现图像边缘检测的实验研究结果。从实现中可发现,将人们关于边缘特征的先验知识包含在内进行数字图像的边缘检测,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2005年03期 372-375+3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引用频次:104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261 ]
  • 论“数字校园”建设与系统设计

    王宝山,武继军,冯永玉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数字城市”建设日益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数字校园”作为“数字城市”的一个缩影,具有“数字城市”的基本特点和功能,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介绍了“数字校园”系统的建设原则和结构设计,并利用Visual C++和地理信息控件MapX,实现了“数字校园”系统中的地理信息基本功能子系统。

    2005年03期 376-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85 ]
  • 隧道壁湿润引起电磁波衰减率变化的研究

    刘会丽,张志东,魏占永

    矿井隧道壁湿润会引起电参数改变,从而使电磁波传播衰减率发生变化。当频率略高于隧道截止频率时利用微扰法可知:不论是矩形隧道还是圆形隧道,隧道壁潮湿使电磁波的衰减率降低。当频率远高于截止频率时,利用传统公式法可知:矩形隧道中隧道壁湿润引起衰减增大;圆形隧道中E模式衰减率因电容率的增大而减小,其它各模式则因电容率的增大而增大。

    2005年03期 379-3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39 ]
  • 基于变精度模型的平分互测动态约简粗糙集知识发现方法研究

    骆正山,李刚,王小完

    普通粗糙集模型对数据噪音的高度敏感限制了其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本文在变精度模型近似约简的基础上提出了数据全集随机平分互测法以提高数据的利用率。为克服数据集随机分割带来的约简值浮动变化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动态约简的方法筛选出最优约简,将此最优约简应用于数据全集生成最优规则。

    2005年03期 383-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20 ]
  • 基于BEM的平行圆板电容器的电荷分布及电容的计算

    周平

    在考虑到平行圆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距离及边界效应带来的影响基础上,运用电磁场的边界元法(BEM),计算了圆形平板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分布及电容的大小,并运用最小二乘法对电容的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拟合,得到计算了圆形平板电容器电容的经验公式,分析表明当电容器的两个极板在很大范围内变化时,本文的计算结果都与相关实验结果吻合的较好。

    2005年03期 388-390+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37 ]
  • 静电场矢势物理特性研究

    王晋国,杨富社,魏俊波

    根据阿———玻效应的思想,给出了静电场中的矢势定义,应用电磁场中麦克斯韦方程组,推导出矢势满足的微分方程组及边界条件,并解释了静电场矢势的物理意义,根据其性质计算了无电荷存在的空间介质球置于匀强电场中空间电场的分布。结果说明在电场中引入矢量势,能够刻画静电场的物理性质。

    2005年03期 391-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47 ]
  • 层合圆板与无限层土地基静力相互作用

    曹彩芹,王春玲,黄义

    用半解析元法分析了轴对称横观各向同性层合圆厚板与无限层土地基的静力相互作用,提出了一种新的半解析位移函数。采用在水平方向解析,在竖向进行离散化的方法,使静力相互作用的问题简化为一维数值计算问题,大大减少了计算工作量。数值计算表明:在工程上必须注意基础附近的表层土的弹性模量的确定,而H/R大于5~10的较深处的层土的特性可粗略估计;在结构和地基相互作用分析中,地基的计算厚度可取为地基深度H与基础的半径R之比H/R大于10。

    2005年03期 395-398+4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8 ]
  • 复合涂层的不粘和耐磨性能研究

    贺敬宏,耿刚强

    利用变频调速回转式冲蚀磨损机,通过测量失重研究了Fe、Al2O3、石墨填充的不粘耐磨复合涂层的浆体磨损性能,通过涂层接触角的测量研究其不粘性能。通过正交试验获得最佳配方,并对这种复合涂层的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复合涂层具备了耐磨粒磨损和防粘等优良的综合性能。

    2005年03期 399-4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90 ]
  • 科技论文英文摘要写作

    方红

    探讨了科技论文英文摘要写作时存在的主要问题,科技论文英文摘要写作的特点、基本内容、基本句型、常用语态及写作技巧。

    2005年03期 404-4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269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