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榆神矿区煤水地质条件及保水开采

    王双明;范立民;黄庆享;王国柱;申涛;

    陕北侏罗纪煤田煤层埋藏浅,地表生态环境脆弱,煤炭开采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备受关注。目前重点开发的神北矿区和榆神矿区东部,煤层埋深普遍小于150m,开采导致水位下降,诱发一系列表生生态环境问题和社会矛盾。表生生态环境严格受控于地下水位,采煤过程中,控制地下水位不发生明显下降是陕北生态脆弱矿区保水开采的核心。榆神矿区含煤地层整体向北西倾斜,煤层上覆基岩厚度向北西方向增大,基岩之上普遍分布有红土隔水层,深入研究煤炭开采过程中不对含水层造成破坏的煤水共生地质条件,确定既可采煤、又可实现水位不明显下降的区域,是陕北生态脆弱矿区保水开采的重要途径。论述了榆神矿区西部区保水开采地质条件,提出了开发建议。

    2010年01期 v.30;No.111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引用频次:87 ] |[阅读次数:2 ] |[下载次数:1714 ]
  • 大倾角煤层坚硬顶板预裂弱化的数值分析

    伍永平;潘洁;解盘石;李超;

    考虑了新疆焦煤集团大倾角硬顶软底松软煤层的特殊性质和赋存环境复杂性,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预裂弱化前后顶板应力变化特征和运移规律进行计算对比分析,结果表明,FlAc3D数值模拟软件能较好地应用于现场,数值模拟结果对采煤工作面安全开采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

    2010年01期 v.30;No.111 7-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0K]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87 ]
  •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获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

    <正>在2009年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三优"评比中,我校学报(自然科学版)荣获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在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第6次会员代表大会上进行了表彰颁奖。这次共有270种高校中文科技期刊获奖。本次获奖,是继2007年学报获全国

    2010年01期 v.30;No.111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5 ]
  • 冻结条件下岩石强度特性的试验

    杨更社;奚家米;邵学敏;李慧军;程磊;

    随着寒区或特殊施工环境条件下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人们越来越发现有必要对冻结岩石力学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从胡家河矿井筒冻结现场选取煤岩及砂岩2种具有代表性的岩样,在MTS815实验机上进行不同围压及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单轴及三轴压缩实验,分析煤岩及砂岩在相同围压不同温度条件下及相同温度不同围压条件下的强度特性,并对2种不同岩样的同一性和差异性进行了比较研究,推导了含温度因子的冻结岩石非线性破坏准则。为低温条件下岩石力学特性研究提供参考。

    2010年01期 v.30;No.111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引用频次:77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50 ]
  • 羊场湾煤矿大断面巷道支护参数分析与选择

    严永胜;陈艾;刘小明;

    大断面巷道受赋存环境、开采扰动及人工支护的耦合影响,其稳定与否直接决定矿井的安全生产。以破碎围岩环境下羊场湾矿大断面巷道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FLAC3D数值模拟和锚杆测力计、压力表等现场监测方法,综合分析了锚杆受力和巷道变形情况,并定量确定了巷道的支护参数。实践表明:顶板和两帮锚杆(索)采用850mm×850mm,850mm×900mm的支护能够满足矿井安全开采的需要。

    2010年01期 v.30;No.111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4K]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18 ]
  • 破碎围岩环境下巷道应力与变形监测

    李立波;来兴平;李玉民;林红梅;

    开采过程中,破碎围岩环境下巷道煤岩结构及应力与变形随时间演化行为直接影响其稳定性。通过理论计算,结合现场应力监测、声发射(acoustic emission,AE)和钻孔窥视等手段,定量确定了工作面煤巷的松动范围和塑性区范围,综合分析了破碎围岩环境下煤岩非对称变形特征,为工作面安全开采提供了依据。

    2010年01期 v.30;No.111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1K]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01 ]
  • 瓦斯浓度对爆炸压力及压力上升速率影响

    李润之;司荣军;

    不同的瓦斯浓度爆炸时产生的爆炸压力及压力上升速率是不同的。运用自行研制的实验系统,对不同瓦斯浓度对瓦斯爆炸压力及压力上升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定容瓦斯爆炸最大爆炸压力、最大压力上升速率等特征参数;得出瓦斯浓度与瓦斯定容爆炸最大爆炸压力及最大压力上升速率呈二次函数关系,另外,国家目前在气体爆炸特性方面尚无统一的标准出台,文中所采用的实验设备以及实验方法为瓦斯爆炸特性实验标准的制订提供了依据。

    2010年01期 v.30;No.111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0K]
    [引用频次:5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75 ]
  • 工业事故时间序列混沌特性判定及其实证研究

    黄文标;施式亮;

    传统的理论已难以解释工业事故系统中的无序、不规则和复杂的演变过程,因此利用混沌理论来分析工业事故系统中的变化规律将成为工业事故非线性动力学理论控制研究的热点。从工业事故时间序列出发,对其进行分析,初步结果表明,工业事故时间序列具有混沌动力系统的一些特征,对此文中提出了通过相空间重构以及Lyapunov指数来判定工业事故时间序列的混沌特性。最后以我国南方某省的工业事故时间序列为例实证研究了混沌特性判定问题。结果表明该研究对预防和控制工业事故的发生,改善我国工业安全生产状况具有指导意义。

    2010年01期 v.30;No.111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57 ]
  • 赵家梁煤矿上行开采可行性研究

    张恩强;李军;惠双林;张建忠;

    上行开采在赵家梁矿应用是否可行,通过物理材料相似模拟实验及计算机进行数值模拟,结合理论分析,得到5-2煤层采后覆岩运动规律及"三带"特征,冒落带高度18m,为采高6倍,裂隙带高度49m,为采高16.3倍,4-2上煤层及其顶、底板岩层裂隙最大10cm,8cm,7cm.裂隙在下沉带盆底闭合得出可实现上行开采的结论。

    2010年01期 v.30;No.111 39-4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5K]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82 ]
  • PM10污染及BP神经网络气象预测——以西安市为例

    张强骅;姚锐;邓伟妮;王贵荣;

    在研究近几年西安市PM10污染的现状的基础上,初步选取8类20个气象因子,再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精简,得到11个与PM10相关的主要因子,在此基础上,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西安市PM10污染状况进行预测,确定了网络模型结构。预测结果表明: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相关系数达到0.801,在265个测试样本中,预测结果与实际完全吻合的为212d,占80%;相差不超过一级的天数为262d,占98.87%,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

    2010年01期 v.30;No.111 43-46+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78 ]
  • 象山煤矿奥陶系石灰岩突水特征

    代革联;

    通过对象山煤矿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认为奥陶系石灰岩引起的矿井突水主要集中在上马家沟组2段和3段,突水时水量由小变大,突水点分布于井田边浅部地层倾角由陡变缓的转折带上,突水与断裂构造有密切关系,引发突水的断层及裂隙走向多为NNE,倾向SEE.

    2010年01期 v.30;No.111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5K]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64 ]
  • 黄土边坡剥落病害的类型及其发育特征

    叶万军;杨更社;郭西山;

    黄土地区公路边坡剥落病害问题十分严重。总结描述黄土边坡剥落的基本特征,考虑工程实用性,根据黄土边坡剥落的发育特征、规模、断面形态学参数对黄土边坡剥落进行分类:按剥落形态划分将黄土边坡剥落分为片状剥落、层状剥落、碎块状剥落、鱼鳞状剥落和混合状剥落;按剥落层厚度可分为表层结皮剥落、中层层状剥落和厚层滑塌状剥落;按剥落成因可分为重力型剥落、冲刷型剥落、冻融型剥落、扰动型剥落、坡脚应力集中型剥落、构造型剥落、风化型剥落和生物型剥落。最后,从黄土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及坡型坡度等方面探讨了黄土边坡剥落病害的发育特征。

    2010年01期 v.30;No.111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3K]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05 ]
  • 土层锚杆受力特性及水的影响模型试验

    郝建斌;门玉明;詹常辉;

    土层锚杆的受力特性是多年来各国学者致力研究的问题之一,通过现场模型试验,对土层锚杆的受力特性进行了研究,改变锚杆周围土体的含水量,分别研究了土体含水量对锚杆P-S曲线、极限抗拔力以及预应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轴力及剪应力峰值均在锚固段外端,锚杆的P-S曲线为明显的4段线: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塑性阶段和残余阶段,当含水量较低时,弹性阶段较为明显,当含水量增大时,没有明显的弹塑性阶段,直接由弹性变为塑性阶段,含水量越大,锚杆极限抗拔力越低,且呈反"S"曲线变化规律,预应力张拉刚刚完成后,锚杆的预应力损失很快,预应力的变化和时间呈负指数变化关系,当周围土体含水量增大时,预应力会继续降低。

    2010年01期 v.30;No.111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10 ]
  • 有限变形理论的深厚冲积层冻结壁变形特性分析

    荣传新;王秀喜;程桦;

    冻结壁的变形及其影响因素是冻结凿井工程,特别是深厚冲积层冻结法凿井工程中急需研究解决的技术课题。基于有限变形理论,利用冻土有限变形本构关系及其蠕变参数,对深厚冲积层(超过400m)冻结壁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表明冻结壁井帮径向位移在段高内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一般是上下小、中间大,并且冻结壁内部径向位移比井帮径向位移小;得出了冻结壁井帮的最大径向位移与冻结壁厚度、冲积层厚度、开挖段高、开挖段井帮暴露时间和井筒开挖半径关系表达式,并得到了现场实测验证。

    2010年01期 v.30;No.111 6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33 ]
  • 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梁纯扭作用下极限扭矩计算方法

    邱继生;姚谦峰;郅彬;

    根据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梁的受力特点,考虑预应力和钢纤维对梁抗扭强度的影响,利用变角度空间桁架模型通过理论推导得出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梁在纯扭作用下的极限扭矩计算公式并与已有的试验进行了比较。该公式将预应力和钢纤维的作用等效为纵向和横向钢筋的面积来进行计算,具有概念明确,推导过程清晰,精度较高,与普通混凝土梁的极限扭矩计算公式衔接好等优点,可以方便的应用于结构设计及计算。

    2010年01期 v.30;No.111 71-76+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28 ]
  • 多养分复合叶面肥的制备与性能

    杜美利;姜素荣;陈宏贵;

    在确定多养分复合叶面肥制备工艺的基础上,考察了螯合剂种类、螯合温度、螯合时间、溶液pH值等因素对产品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获得了叶面肥的最佳螯合反应条件为:以EDTA与柠檬酸组合作为螯合剂,螯合温度70℃,螯合时间0.5h,溶液pH值5.5.研究发现螯合剂种类对叶面肥性能影响最大,次为溶液pH值,螯合温度与螯合时间影响最小。制备的多养分复合叶面肥主要指标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同时还含有大量元素氮、磷、钾,中量元素钙、镁、硫,高活性腐植酸钾及稀土添加剂等有益组分。

    2010年01期 v.30;No.111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49 ]
  • 基于随机利率的煤炭资源采矿权估价双因素模型

    邹绍辉;

    煤炭资源采矿权具有和股票看涨期权一样的期权特性,本质上是一种按年度执行的多期看涨期权。利率变动将直接影响煤炭资源采矿权价值,实证研究表明Vasicek利率模型能较好地拟合我国无风险利率变动过程。建立了基于Vasicek随机利率的煤炭资源采矿权估价双因素模型,通过一实例对该模型进行了运用,结果表明该模型较现金流量法更能反映资源所有者的权益,并且随着均值回复系数的增大,运用该模型得出的采矿权价值将变小。

    2010年01期 v.30;No.111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40 ]
  • 一种硬件虚拟化技术的Rootkit及其检测

    凌冲;孙乐昌;刘京菊;

    硬件虚拟化技术的出现使得程序员在x86平台上构建虚拟机的方法更加简单,同时也为Rootkit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平台。硬件虚拟化技术的Rootkit(HVM Rootkit)的出现对计算机信息安全领域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研究这种新的Rootkit技术,介绍了硬件虚拟化技术和HVM Ro-otkit的工作机制,在此基础上对HVM Rootkit的键盘过滤和网络传输功能进行设计和实现,展示攻击者如何利用HVM Rootkit对用户计算机造成的安全威胁,对HVM Rootkit的检测问题进行分析,讨论HVM Rootkit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2010年01期 v.30;No.111 8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K]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46 ]
  • 原位接枝剑麻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研究

    杨庆浩;程光旭;胥聪敏;胡海军;

    用硝酸铈铵作引发剂,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原位接枝到剑麻纤维(SF)的表面,考察了引发剂浓度和MMA/SF质量比对接枝率的影响。用注塑成型工艺制备了剑麻纤维/聚丙烯(PP)复合材料及MMA接枝SF/PP复合材料,研究了剑麻长度、含量、接枝率以及不同预处理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对长度10mm的剑麻纤维,其接枝率为31.5%时,5wt%的剑麻掺量下试样的抗拉强度可达31.1MPa,对应断裂伸长率为19.3%.

    2010年01期 v.30;No.111 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2K]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56 ]
  • 分步热解气相色谱在油页岩工艺性质评价中的应用——以准南大黄山芦草沟组油页岩为例

    陶树;汤达祯;李靖靖;许浩;陈贞龙;周传祎;

    采用热解气相色谱技术,通过分步程序热模拟了大黄山油页岩的干馏过程,探索了油页岩在各温阶下各种油(气)品热解回收动态变化及其热解总回收率变化,理论上分析了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论述了油页岩工艺特性及其控制因素,以期为精确评价油页岩工艺性质提供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干馏热解过程主要分3个阶段,410℃之前烃类产物很少,并随温度增高而缓慢增加;450~510℃区间烃类产物迅速增加,占全部热解产物的70%,并在490℃左右达到最大值;510℃以后烃类产物较少,以气态烃产物为主。大黄山油页岩整体具有轻质油潜力优势特征,未来加工炼制温度控制在450~510℃即可基本保证油(气)回收率、有效获取轻质油。油页岩原始生烃潜力是控制油页岩工艺特性的主要因素,油页岩原始生烃能力越强,干馏高温阶段的重质油产物越多。

    2010年01期 v.30;No.111 97-10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9K]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25 ]
  • PCI总线的信号采集

    汪梅;焦水林;曲立娜;段金英;韩瑶瑶;

    为实现行波监测及其早期故障的在线诊断,根据行波特性设计了一种基于PCI总线、以现场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为核心控制单元的数据采集系统。系统充分利用了PC机高性能的总线资源和大容量的存储深度,采用"乒乓"缓存技术保证了高速数据持续读写传输;用DLL文件二次封装API库函数,防止编译中程序的假死现象,方便上层软件LabVIEW调用。实验表明,系统实现了数据转换、数据传输、数据存储等基本功能,能够在行波采集与故障诊断系统中应用。

    2010年01期 v.30;No.111 10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0K]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39 ]
  • 中心方法在复杂网络中的比较

    付立东;

    在复杂网络分析中,中心性分析已经显示出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方法。它用来检测网络中的关键点以及对网络元素进行排序。为了支撑这种分析,文中讨论了5种中心性方法,并且在一个人工网络和2个实际网络中展示了它们的应用。这些方法的运用显示了在某种网络中有某种较强的关联,但在另一种网络中有较弱的关联。分析表明:对于复杂网络分析,几种方法应当同时考虑。

    2010年01期 v.30;No.111 107-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6K]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07 ]
  • 非各向同性的欧氏空间中的零阶Whitney延拓

    胡煜寒;曹毅;冯卫兵;

    将零阶Whitney延拓推广到非各向同性的欧氏空间中(这里距离的定义与原来的欧氏空间不同,其距离定义为抛物距离)。这样在实际计算中需要求解正则性较差的区域中的抛物型偏微分方程时,可以先对区域进行适当扩张,再进行数值计算。

    2010年01期 v.30;No.111 112-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3 ]
  • 交通信息的背景提取技术分析

    吴亮;马宏兴;

    为了准确提取交通背景信息,在对交通信息背景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现有的背景提取算法模型进行分析,提出了自适应更新算法的实现流程,设计试验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信息提取技术的基本理念和方法特点能够满足交通信息数据时效性、多样性、复杂性的处理要求,基于光流场的提取算法在车流视频的应用中提取出的背景图像效果很不稳定,混合Gaussi-an背景提取算法,能提取出比较理想的背景图像,满足使用要求。

    2010年01期 v.30;No.111 117-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8K]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00 ]
  • 参数轮廓模型的目标跟踪

    孙晓云;王书朋;郑棋;

    为了减少背景噪声和不相干边缘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方向能量的边缘选择方法,根据边缘检测的结果和由前一帧跟踪结果得到的预测轮廓构造能量函数,通过最小化能量函数进行轮廓跟踪,由于能量函数包含了预测轮廓和目标边缘信息,使得在跟踪目标轮廓变化的同时,又能保持目标形状的稳定性。实验表明:提出的跟踪方法可以在复杂背景下准确跟踪目标轮廓。

    2010年01期 v.30;No.111 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7K]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32 ]
  •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正>《西安科技大学学报》是由西安科技大学主办的、以矿业类为特色、兼顾理工学科各门类的综合性学术性期刊。本刊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面向全国矿业领域及相关学科的科技工作者,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为繁荣我国煤炭科学事业培养人

    2010年01期 v.30;No.111 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6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87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