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弱围岩变形三维物理模拟监测系统构建

    伍永平;吴学明;严永胜;张艳丽;高喜才;

    软岩井筒围岩变形易受多组相交剪切结构面、岩性、埋深等因数影响,在复杂地质作用下,非线性变形特征明显。宁夏宁东矿区地质环境十分脆弱,围岩性质复杂且多次出现此种现象。通过调查研究,在系统地分析软岩井筒围岩的局部化应力-变形机理的基础上,针对性的构建了"声-光-力"集成监测的三维可控加载物理模拟实验平台,形成了"人-机"结合的信息化识别立体模拟防控体系。为后期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提供基础支撑。

    2010年04期 v.30;No.114 381-387+4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3K]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31 ] |[下载次数:226 ]
  • 大倾角“三软”富含水大采高工作面围岩运动规律

    张建华;伍永平;樊永宁;吕兆海;李立波;

    掌握复杂条件下大倾角大采高工作面围岩运动规律是保证安全回采的前提条件。以宁东矿区清水营矿大倾角"三软"富含水大采高工作面为背景,根据现场勘查、室内实验和现场监测成果,建立了基于倾角变化的FLAC3D数值模型,计算分析了开采扰动过程中大倾角大采高覆岩应力与变形演化的特殊规律,确定了工作面周期来压步距为10~15 m左右,为安全开采提供了科学依据。

    2010年04期 v.30;No.114 388-3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7K]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41 ] |[下载次数:257 ]
  • 软弱破碎回采巷道变形特征监测分析

    杨相海;张杰;

    破碎围岩巷道的变形与失稳行为很复杂,巷道围岩局部变形易引起破坏失稳,而理论计算得到的支护参数与工程实际相差甚远。基于现场调查,通过表面变形与深部离层规律综合监测,深入分析了复杂地质条件下松软破碎围岩局部变形与演化失稳机理。监测表明:巷道开采深度较大时,围岩变形情况比较复杂,煤层裂隙发育,巷道顶底板和两帮变形大;巷道积水造成底鼓时,因现有的支护方式不适应围岩非线性、大变形的要求,而必然导致支护失效。研究成果对回采巷道支护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为工程防灾和减灾提供了科学依据。

    2010年04期 v.30;No.114 393-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5 ] |[下载次数:118 ]
  • 复杂特厚煤层6.2m采高开采工艺优化

    周光华;伍永平;林红梅;李玉民;

    复杂特厚煤层6.2 m一次采全高大采高工艺优化是实现安全高效开采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大采高工作面(采高大于6.0 m)开采时,覆岩移动及矿压显现周期、强度、范围都发生明显变异。以羊场湾煤矿大采高为背景,根据实际煤层赋存条件和矿压显现规律,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物理相似模拟等方法,优化确定回采工艺系统与参数。

    2010年04期 v.30;No.114 397-4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27 ] |[下载次数:227 ]
  • 滑动构造下回采工作面异常矿压显现规律模拟

    韦四江;支光辉;勾攀峰;

    结合郜城煤矿13191回采工作面的地质条件,建立滑动构造作用下及正常情况下的回采工作面数值计算模型,比较研究了回采过程中的支承压力、垂直位移等矿压规律。计算结果表明:滑动构造作用下,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峰值所在位置比无构造时远得多,但应力集中系数较低,工作面前方的煤岩体破坏范围大;随着工作面的推进,采空区顶板下沉量和工作面前方顶板中的反弹值逐渐增大,反弹峰值距煤壁的距离为4~6 m,和周期来压步距基本一致。最后,提出了滑动构造条件下回采工作面安全开采的管理技术措施。

    2010年04期 v.30;No.114 402-4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7K]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28 ] |[下载次数:186 ]
  • 浅埋煤层大采高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

    李金华;谷拴成;李昂;

    为了研究大采高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对张家峁煤矿15201综采工作面(首采)矿压进行了现场观测,分析了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通过来压时液压支架工作阻力及动载系数分析可知,支架工作阻力分布以正态分布为主,初撑力富余量较大;液压支架初撑力利用率偏低,说明初撑力的管理有待加强。研究结果为实现大采高浅埋煤层工作面支架选型及正常开采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2010年04期 v.30;No.114 407-41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3K]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24 ] |[下载次数:569 ]
  • 高应力复合顶板巷道卸压让压耦合支护技术

    惠功领;宋锦虎;

    针对平煤股份公司十二矿的深部巷道支护难题,通过对卸压、让压支护原理的分析,根据巷道围岩实际情况,结合数值模拟计算分析,提出卸压让压耦合支护方案。利用高位瓦斯抽排巷向机、风巷施工穿层钻孔,进行控制爆破,并利用迎头瓦斯排放孔进行高压水射流切割围岩,由此首先实现围岩的卸压;同时顶板采用超高强让压锚杆+钢筋网+M型钢带+锚索等支护方案,进而实现围岩的让压。通过现场监测,得知巷道变形得到了有效控制,说明卸压让压耦合支护技术最终实现了对高应力复合顶板巷道的合理支护。

    2010年04期 v.30;No.114 412-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5K]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22 ] |[下载次数:405 ]
  • 锚网索支护技术在软岩大断面中的应用

    邬宗文;

    在软岩大断面巷道中采用锚网索支护,可以降低劳动强度和支护成本,提高功效和单进水平,是一种非常科学、有效、经济的支护形式。斌郎煤矿的实践表明,采用锚、网、梁+锚索支护,可解决大断面的支护难题;由金属支架的800元/m,降至200元/m;可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单进水平可提高25%,工效可提高33%.

    2010年04期 v.30;No.114 417-420+4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35 ] |[下载次数:135 ]
  • 浅埋大跨连拱隧道结构稳定性有限元分析

    郭建新;高永涛;

    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对野狐岭二号浅埋、大跨连拱隧道进行结构力学分析,系统地研究了施工方案中应力变化情况和各开挖阶段围岩的稳定性。研究表明:三导洞法设计方案在施工过程中的围岩变形相对较小,应力状态良好,能避免在浅埋、破碎、大跨的复杂地质条件下修建连拱隧道带来的围岩塌方、冒顶等事故的发生。相关结论对施工与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010年04期 v.30;No.114 421-4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5K]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9 ] |[下载次数:150 ]
  • 寒区铁路运营隧道渗漏水防治技术

    彭林军;杨晓杰;陶毅;李术忱;

    寒区铁路运营隧道渗漏水因冬季结冰而造成重大安全隐患,影响行车安全。文中针对东北此类隧道渗漏水病害进行了试验整治,通过运用高精度探地雷达在隧道内进行渗漏水水源探测,针对不同渗漏水原因进行分类整治,采用堵排结合的施工技术和新型的马丽散防堵水材料进行堵水试验。实际工程验证了该技术和材料的安全可靠性。

    2010年04期 v.30;No.114 425-429+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9K]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7 ] |[下载次数:271 ]
  • 安塞油田特低渗微裂缝性油藏合理注水参数

    杨斌虎;张洪军;罗静兰;

    以安塞油田长6特低渗微裂缝性油藏为例,围绕开发中后期储层特征、水驱油机理的分析,结合矿场试验效果,提出了特低渗微裂缝性油藏周期性注水的开发模式,以提高采收率。并针对周期性注水适用条件、注水时机选择、合理配注量及注水周期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相对合理的计算方法,为特低渗微裂缝性油藏中后期合理注水参数调整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

    2010年04期 v.30;No.114 430-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20 ] |[下载次数:655 ]
  • 废弃矿井水位回弹诱致环境与安全灾害分析

    虎维岳;周建军;闫兰英;

    分析研究了废弃煤矿矿井特有的导水和含水介质结构特征及其地下水运动循环、水文地球化学与水动力学基本特征,探讨了煤矿矿井关停废弃后地下水位淹没回升机理,分析了废弃矿井地下水淹没过程中可能诱发的水资源与环境问题、工程安全与地质灾害问题,提出了有效保护利用废弃煤矿井区水资源及其防范相关环境与地质灾害所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

    2010年04期 v.30;No.114 436-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24 ] |[下载次数:596 ]
  • 自适应局部线性化方法的余震间隔时间预测

    李爱国;康莉;

    研究了将自适应局部线性化方法应用于较强余震间隔时间的预测。首先对余震间隔时间数据进行预处理;再利用自适应局部线性化法找出合适的嵌入维数,并计算出待估计参数。最后用待估计参数预测余震间隔时间。对汶川地震发生后4.0级(含4.0级)以上的余震间隔时间数据进行了预测。实验结果表明,自适应局部线性化方法预测的余震间隔时间的平均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偏离明显低于标准局部线性化方法;自适应局部线性化方法预测的余震间隔时间绝对误差比标准局部线性化方法和最小二乘拟合方法的预测结果分别减少了7 d和20 d.

    2010年04期 v.30;No.114 441-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5K]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1 ] |[下载次数:88 ]
  • 短时傅立叶变换与Wigner-Ville分布联合确定地震信号瞬时频率

    赵淑红;

    地震信号属于非平稳信号,利用短时傅立叶变换对地震信号进行时频分析时会受窗口大小的影响,利用Wigner-Ville分布的方法时会产生交叉项。基于这些原因,提出了把二者结合起来的方法计算时频分布,并且利用时频剖面得到信号的瞬时频率。从理论数据出发,分别计算利用短时傅立叶变换、Wigner-Ville及二者结合得到的时频剖面。通过比较得出:2类方法联合后获取的瞬时频率与原始的瞬时频率最接近,说明二者结合的方法对获取瞬时频率更有效。

    2010年04期 v.30;No.114 447-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31 ] |[下载次数:501 ]
  • 砂土地震液化判别方法的综合应用

    李振林;

    在当前国家重视基本建设、加快农村城镇化的背景下,砂土地震液化判别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重要性在不断提升,意义显而易见。文中在分析国内现行标准中规定的饱和砂土液化判别方法局限性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多种砂土液化判别方法综合运用、综合评价的方法,并验证其适用性,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2010年04期 v.30;No.114 451-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33 ] |[下载次数:287 ]
  • 测井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方法

    徐红;

    为了利用测井资料进行单井高分辨率层序分析,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Fischer图解法等数学方法,进行测井曲线的预处理、测井相的识别、测井沉积旋回的划分、测井层序的识别和划分、基准面旋回等识别,进行测井高分辨率层序分析。分析表明,白音查干凹陷达28井腾格尔组主要包括74个上升或下降的短旋回,7个中期旋回和1个长期旋回,基准面旋回以不对称的下降半旋回为主。研究认为,随着层序地层学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测井资料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不断提高测井资料的利用程度和水平,充分发挥和扩大测井资料在层序地层学分析中的作用和应用范围,将有力地促进测井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发展。

    2010年04期 v.30;No.114 457-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2K]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8 ] |[下载次数:562 ]
  • 开挖扰动导致黄土边坡产生剥落病害的机理分析

    郭利平;叶万军;方鹏;朱富俊;

    通过对黄土边坡开挖扰动引起的力学性状改变的分析,探讨应力在节理黄土中的分布特征。考虑弹性波衰减,结合黄土土体的抗拉特性,建立了基于开挖扰动引起黄土边坡剥落破坏的分析模型。应用结果和实例吻合较好。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为黄土边坡剥落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010年04期 v.30;No.114 462-465+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34 ] |[下载次数:274 ]
  • 潘谢矿区第四系松散层重塑土的电阻率特性试验

    王桦;纪洪广;

    掌握松散层土体的物理性质对矿区水文地质勘探、矿井防治水、矿井建设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电阻率是土体重要的物理参数,通过对淮南潘谢矿区在建朱集煤矿矸石井第四系松散层的土样进行重塑,试验研究土的颗粒级配、含水量、密度等因素对其导电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该地区松散层土的导电性与土的颗粒级配、含水量、密度等因素密切相关;②土的电阻率随含水量增加而降低,特别是在含水量较低的情况下,较小的含水量增量会引起土电阻率大幅度下降,而含水量较高时,其电阻率受含水量变化的影响较小,最终达到一个相对的稳定值;③含水量相同的条件下,密度越大,导电性越强。

    2010年04期 v.30;No.114 466-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1 ] |[下载次数:85 ]
  • 矿井无线通信系统研究与发展

    樊荣;宋文;黄强;

    全面综述了矿井无线通信系统研究现状,详细探讨了几种典型无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征,针对我国目前面临的煤矿安全形势和国家应急救援技术体系建设实施,提出了一种新型矿井安全生产和应急通信系统融合模型,并分析了其主要关键技术。最后展望了基于IP和无线网络融合的矿井安全生产和应急通信系统在煤矿安全技术领域的广阔前景。

    2010年04期 v.30;No.114 471-4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引用频次:60 ] |[阅读次数:33 ] |[下载次数:603 ]
  • 一种切实可行的球磨机故障诊断方法

    庞国强;张晓钟;

    球磨机是矿石研磨工艺中的关键设备,它的控制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需考虑各种连锁条件,而利用自组织特征映射SOM——神经网络方法,以频谱和波形特征为依据,总结出它发生故障时的征兆集、故障集和故障特征,解决了球磨机的故障诊断这一难题。在MATLAB环境下给出了球磨机故障诊断的具体实例。理论研究和实验数据分析都表明该方法是一种可行有效的球磨机故障诊断方法。

    2010年04期 v.30;No.114 475-478+4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 ] |[下载次数:159 ]
  • 一种新的改进阈值的小波包图像去噪方法

    程文波;陈劲松;

    介绍了小波阈值去噪的基本原理,针对软、硬阈值化方法在图像处理上存在的边界模糊和振荡等失真的不理想情况,采用了一个新的阈值化构造函数。该函数运用了阶次调节因子和振荡调整因子,能分别对作用对象进行动态修正,以获得较优的小波系数的阈值估计。仿真试验表明,采用该阈值化函数的小波包消噪方法能对带噪图像进行有效去噪,对比实验统计表明,其性能优于传统的阈值化方法。

    2010年04期 v.30;No.114 479-4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26 ] |[下载次数:234 ]
  • 改进的k-均值算法在聚类分析中的应用

    顾洪博;张继怀;

    介绍了在聚类中广泛应用的经典k-均值算法,并针对其易受随机选择初始聚类中心和孤立点的影响的不足,给出了改进的k-均值算法。首先使用距离法移除孤立点,然后采用邻近吸收法对初始聚类中心的选择进行了改进。并做了改进前后的对比实验和应用。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比较稳定、准确,受孤立点和随机选择初始聚类中心的影响也有所降低。

    2010年04期 v.30;No.114 484-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23 ] |[下载次数:459 ]
  • DFTL:一种用于数据格式转换的描述语言

    张建华;

    针对异构数据格式转换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上下文无关文法(Context-Free LanguageCFG)的数据格式转换描述语言(Data Format Transformation Language DFTL)。DFTL采用XMLSchema描述数据的逻辑结构,定义扩展标记描述数据解析和模型映射规则。实验研究证明,基于DFTL可实现不同类型的数据格式到XML格式的转换,为异构数据访问提供统一的XML视图。

    2010年04期 v.30;No.114 490-495+5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6 ] |[下载次数:71 ]
  • 煤炭产业市场结构与产业组织政策分析

    罗清郁;

    以煤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不会有大的改变。从产业组织理论出发,对我国煤炭产业市场结构及其成因、煤炭产业组织的目标模式进行分析。从建立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建立健全进入管制规则、降低退出壁垒、企业组织结构变革、促进技术进步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政策建议。

    2010年04期 v.30;No.114 496-5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24 ] |[下载次数:484 ]
  • 偏微分方程叠加原理在流场数值计算中的应用

    王红刚;林海飞;吴奉亮;张俭让;常心坦;

    以偏微分方程叠加原理为基础,阐述了一种求解复杂流场问题的新方法。该方法首先将一个具有复杂边界条件和源项的、难以求解的流场问题拆分为若干具有简单边界条件和源项,从而易于求解流场问题,然后用若干个简单流场问题的解的叠加来描述复杂问题的解。以多孔介质的线性渗流问题为例,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通过对原问题及经过拆分的简单问题进行数值模拟。将简单问题的数值解叠加并与原问题的数值解进行对比,证明了叠加原理在流场数值模拟中应用的可行性。该方法在计算流体力学中的应用可以极大地降低所需的数值试验次数。

    2010年04期 v.30;No.114 502-5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4 ] |[下载次数:447 ]
  •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2010年04期 v.30;No.114 5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5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下载次数:4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