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柴敬;汪志力;李毅;袁强;陈若跃;刘显威;王正帅;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物理模型试验仍然是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岩石力学的最主要试验研究手段。文中通过对采用物理模型试验方法开展科学研究的论文的发表情况及其研究单位的统计,将2000年至2011年12年的12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文献进行分析,研究了物理模型试验的国内外基本状况、主要研究机构及其合作情况、以及期刊的刊载量。建议鼓励企业加强实验岩石力学研究,建立校所企的合作研究机制,更好地促进中国实验岩石力学的发展。
2014年02期 v.34;No.136 123-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1K]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82 ] - 周光华;伍永平;来红祥;崔峰;
大采高开采的方法是提高煤炭资源回收、实现矿井高产高效的重要发展方向,但也造成工作面覆岩破坏严重。为此,文中以宁东煤田赋存的覆沙层下特厚煤层为背景开展大采全高工作面覆岩运移研究,运用相似模拟的方法并综合多种监测仪器从模拟现象、力源两个角度对大采高工作面覆岩运移、下沉乃至垮落的特征进行了全程监测与分析。研究表明:大采高工作面覆岩垮落初次来压步距较大,支架带压移架后极易发生直接顶乃至老顶的突然垮落,工作面来压强烈、伴随有明显的支架动载现象;延伸至地表的裂隙有诱发地表覆沙层弯曲、有溃入工作面的可能;模型开采结束后形成了6条贯穿至地表且与工作面推进方向成60°的垮落裂缝;模型内部各岩层下沉范围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而不断扩大,呈U字型下沉趋势。
2014年02期 v.34;No.136 129-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0K]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28 ] - 刘磊;王伟峰;冯玉龙;
矿井灌浆管路系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浆液在流动过程中对管道的压力分布情况却难以掌握。因此,首先建立了一种浆液管道流动的数值计算模型,对其进行网格划分、边界条件设定和数值模拟计算流程,并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数值计算,得到浆液在管道中的变化特性;其次,针对静压灌浆和动压灌浆2种不同的方式对管道造成的影响程度,利用ANSYS FLUENT12.1分别对这2种不同方式时的压力场进行模拟,对比静压与动压灌浆时的管道压力分布特点和分析浆液在管道中流动过程的压力损失等情况,该模型可以较好的预测静压灌浆和动压灌浆时的管路中的压力分布状态,有助于分析管路输送过程中不同管路位置的压力变化及分布规律,模拟结果显示利用动压进行灌浆作业,可以起到显著的增压效果;最后,通过对比数值模拟计算和工业现场试验监测得到的数据,分析得出两者数据基本吻合。对比结果分析表明:该数值模型建立合理,对矿井远距离灌浆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2014年02期 v.34;No.136 135-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2K]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02 ] - 张博;张杰;陈超;梁军;
黄陵矿区开采实践证实,综放液压支架能平衡采场上覆岩层载荷,综合机械化开采对于预防顶板事故固然就像"安全箱"一样可靠,但这必须是建立在设备选择合理并保证良好的运行状况的基础上的。并且建北矿的煤层赋存条件、支护、采高以及井型等方面与邻近的煤矿都有很大差异,如果不加研究而盲目地套用其综放工作面的矿压规律,将会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甚至导致事故的发生,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4-2101工作面作为建北煤矿首采综放工作面其顶板运动及矿压显现规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对首采工作面进行系统的矿压观测,获得了老顶初次来步距、来压的强度、支架阻力的动载系数等矿压规律参数。总结出了首采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提出了合理的支护改善措施,研究成果不仅能指导4-2101工作面安全生产,而且对于研究工作面顶煤,顶板运动规律、支架选型、支护质量及实现矿井安全、高产、高效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4年02期 v.34;No.136 142-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0K]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04 ] - 熊祖强;陶广美;袁广玉;
为了确定晋城矿区保护层开采的卸压保护范围,采用相似模拟、现场实测的方法,研究了保护层开采过程中被保护层的竖向变形规律,得出了保护层开采的有效卸压范围,为相似条件下保护层开采及被保护层巷道布置提供依据。研究表明:保护层开采后,被保护层煤体出现明显的竖向变形,沿工作面推进方向上依次分为压缩区、膨胀区、卸压膨胀区、膨胀区、压缩区;沿煤层上山方向的有效卸压保护角为81.6°,下山方向的有效卸压保护角为79°,走向有效卸压保护角为67.7°;在工作面后方37 m以远,3#煤体膨胀逐渐趋于稳定膨胀值为93 mm,膨胀率为1.55%,煤体卸压充分。
2014年02期 v.34;No.136 147-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8K]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55 ] - 朱兆伟;刘佳媛;宝银昙;
在煤矿巷道防灭火工作中,由巷道松散煤体的蓄热散热环境、漏风动力和强度以及松散煤体内氧气分布的共同作用,在巷道变形与起伏带、巷道交叉应力集中区等地点煤柱内常出现高温,极易引发煤自燃火灾。测量煤自燃温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定位煤炭自燃高温区域。探测煤炭自燃温度(≥100℃)一直是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重大难题之一。基于单片机技术,开发研制了一种新型巷道煤体温度探测仪,并以某煤矿为试点进行了现场应用,对巷道煤体温度信息进行了采集,得到了煤体温度的实时数据和变化发展趋势,即巷道煤体一定深度范围内,温度有不同程度的升降,具有波动性。煤壁内高温点距煤壁距离一般都在1~2 m左右,大于2 m以后煤体内温度趋于稳定。经现场试验验证,此仪器操作简便,测试温度准确稳定,能够较好的反映煤壁内部的温度数据。
2014年02期 v.34;No.136 152-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8K]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87 ] - 孙明;郑文翔;段晓博;任仲罕;
着眼各型断层对煤矿安全的负面干扰,概括采场断层活化期望控制指标体系并关联保护煤柱。用GM(1,1),Verhust,残差GM和GMANN构建数据挖掘模型实现比较准确拓展样本数据,选择成本型或效益型函数去除量纲实现归一。综合关联分析表明,有效隔水层厚度和工作面长度是断层失稳活化主导因素,以接近关联和相似关联研究证明断层倾角与断层活化失稳的耦合关系并未完全显化。经突变级数法给出活化期望系数并把0.88,0.84和0.74作为临界阈值,分级结果相对符合样本实例。应用表明,模型比较准确且相对保真,具备一定研究价值和基本实际意义。
2014年02期 v.34;No.136 158-162+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0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88 ] - 王毅红;贾顺利;周纲;纳启财;
为了解决建筑物、构筑物及大型桥梁在强盐渍土、盐湖地区的桩基混凝土腐蚀问题,通过分析目前混凝土防腐蚀常用的措施,包括提高混凝土自身性能、加大结构断面尺寸、加强施工防护、包裹隔离、表面涂层、阴极保护,对这些措施的适用范围进行探讨,研究土工布袋及大直径袋装混凝土灌注桩的防腐机理及在防盐蚀方面的效果,并在混凝土试件中内掺、外涂XYPEX防水材料,然后通过卤水浸泡、干湿循环,对XYPEX防水材料的防盐蚀试验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混凝土常用防盐蚀措施均具有一定的适用局限性,并且不太适合强盐渍土及对承载力要求较高的大型桥梁;大直径袋装混凝土灌注桩是解决桩基承载力要求较高的大型桥梁桩身混凝土防盐蚀新的尝试;XYPEX防水材料对防止混凝土在强盐渍土、盐湖地区盐蚀有一定的效果。研究结果可为不同环境下的新建建筑物、构筑物及大型桥梁采用何种防盐蚀措施提供参考。
2014年02期 v.34;No.136 163-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2K]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23 ] - 王淼;杨喆;
对西安市朝阳门护城河老桥和明城墙安全防护设计提供必要的基础参数,以确保其在地铁一号线盾构施工中的安全,特在该路段建立了建(构)筑物及其周边地表变形监测系统,跟踪测试了朝阳门护城河老桥和明城墙在盾构施工过程中的一系列变形特征,并通过图表的形式展示了各建(构)筑物等变形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而分析了其整体变形状态和沉降的趋势。结果表明:护城河老桥最大累计沉降量为5.1 mm,最大差异沉降量为1.6 mm,最大累计桥拱沉降量为2.4 mm,最大累计桥拱收敛为1.8 mm;朝阳门城墙主体和周边地表最大累计沉降量分别为4.5和5.2 mm;各监测项目最大累计沉降量均在控制值之内;现场无新增裂缝、无凹凸现象,隧道内无渗水情况,表明该路段在盾构机掘进过程中无不利突变现象;结合现场监测和巡视情况,可判定盾构机在穿越护城河和城墙期间,对该段建(构)筑物变形影响较小,老桥和明城墙处于安全可控状态。本次监测可为后期地铁工程的设计、建设和维修管理提供经验。
2014年02期 v.34;No.136 169-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4K]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32 ] - 张小艳;赵珊媛;洪珊瑚;
螺旋盘管及螺旋套管换热器因其优越的结构特性和高效的换热效率,在制冷、空调、热泵、化工等领域内都得到了广泛应用,研究水在这类换热器中的对流换热与压降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文中对水在4种不同结构参数的螺旋盘管换热器内的换热及压降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工况范围:Re为4 000~9 000,水的体积流量为200~350 L/h,加热功率为80~350 W.实验结果表明:水的平均换热系数与压降均随Re的增加而增大,相同Re时,最大平均换热系数出现在SC型螺旋盘管中,这是因其最小的弯曲半径所致;水在BE型螺旋盘管内的压降最大,SC型次之,这是因管长与弯曲半径共同影响所致。平均换热系数随加热功率的增加而增大,相同加热功率时,水在SC型螺旋盘管中的换热系数最大,BE型始终大于SE型,而BC型随水流量的不同而异。实验结果与计算结果的比较表明:螺旋盘管的换热强化作用随Re增大而逐渐减弱,在4种螺旋盘管中,SC型具有最佳的换热强化效果,这一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合。研究结论为螺旋盘管及螺旋套管换热器在诸多领域内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2014年02期 v.34;No.136 174-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1K]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91 ] - 臧东升;王嗣敏;柴立满;王熙琼;陈家琳;
层次分析法综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将复杂的问题用一个逻辑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表示出来,通过经验判断对决策方案的优劣进行排序,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是其四个基本步骤。通过层次分析的原理,建立了勘查区评价优选层次结构模型,定量计算各层评价指标权重。制约油页岩勘查区勘探开发的因素包括地质条件、开发条件和经济条件地质条件3个方面,其中地质条件是影响油页岩勘查区勘探开发的主要因素。参数层由含油率、主采层厚度、矿层累计厚度、含矿区矿层面积、勘查程度、页岩油资源丰度、技术可采系数、矿体埋深、页岩油可回收资源丰度、地理环境、共伴生可利用矿产11个指标构成,其中含油率、页岩油资源丰度、矿层累计厚度和矿层面积是勘查区评价优选的关键参数,含油率在参数层指标中的权重最大。通过对参数层指标赋值后,加权求和可以得到勘查区综合得分。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建昌盆地5个油页岩勘查区进行评价优选,敖汉旗大青山和朝阳七道泉子勘查区得分最高,勘探前景最好,其次凌源五家子和建昌碱厂,喀左九佛堂勘查区勘探前景较差。
2014年02期 v.34;No.136 180-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0K]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21 ] - 郭东鑫;张跃磊;张彦起;李宏欣;王明理;
目前对南方海相地区页岩气的研究多集中在成藏模式、有利区评价等基础地质理论。在应用页岩气地球物理技术进行页岩气高产富集区识别预测和评价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尚未形成一套完整且有别于常规油气勘探技术思路与方法。在野外地质调查和区域地质认识的基础上,渝黔湘秀山页岩气区块部署实施二维地震勘探剖面13条,523.5 km.区内地形复杂,障碍物较多,数据采集难度大;灰岩出露覆盖范围广,浅层地震地质条件较差,地震记录信噪比低,静校正问题、速度分析困难等问题突出。通过地震资料采集、处理、解释、储层与流体识别等技术一体化攻关,获得了高信噪比地震资料,结合勘查区页岩气地质条件,综合录井、测井等勘查手段,形成一套完整的、针对盆缘山区海相页岩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流程。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结合:优选最佳基准面静校正方法,解决静校正;叠前去噪,提高信噪比;叠加及偏移成像,改善成像质量。探索应用地震储层反演与气层检测技术,预测页岩气"甜点"分布区,为部署井位提供基础。二维勘探精细标定出了2套目的层顶面构造形态和埋深,区内断层以北东向和近南北向为主;优选了2套目的层有利目标区,部署了2口参数井井位。
2014年02期 v.34;No.136 188-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9K]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99 ] - 刘秀婵;陈西泮;张添锦;罗江云;
曹凡峪油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是曹凡峪地区主要的产油层,通过砂岩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分析资料,对曹凡峪地区长6砂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类型、成岩阶段划分和孔隙演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6储层发育细粒长石砂岩,主要成岩作用有压实作用、碳酸盐胶结作用、硅质胶结作用和溶解作用,曹凡峪长6成岩阶段为晚成岩A期早期。将研究区长6储层砂岩划分为5种成岩相,分别为绿泥石膜-方解石胶结-溶蚀孔隙相、方解石胶结-残余孔隙相、硅质胶结-粒间孔隙相、绿泥石胶结-残余粒间孔隙相、绿泥石膜胶结-溶蚀孔隙相。储层孔隙演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和原生残余粒间孔是研究区最好的储集场所和空间。有利成岩相和沉积环境的结合形成了研究区物性相对较好,产量较高的储层区带,也是下一步勘探的重点。
2014年02期 v.34;No.136 194-198+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0K]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87 ] - 张靖;张爱能;刘国栋;
利用三维激光测量技术进行山区复杂地形测量的流程与方法,实验通过使用徕卡ScanStation2型号的三维激光扫描仪对西安市白鹿原北坡进行了扫描,对扫描后的各测站数据进行基于标靶的拼接,对拼接后的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将基于扫描仪坐标系统的点云数据转换到基于施工独立坐标系统后,使用Geomagic和cass软件绘制地形图等高线。在测区内布设一定数量检核点,扫描时在检核点上安置蓝白标靶,采用全站仪测量检核点的独立坐标与扫描仪测量的坐标进行对比来验证扫描数据的精度,得到平面坐标差值绝对值最大值为0.024 m,而高程的差值绝对值最大值为0.029 m,实验结果表明,三维激光扫描仪满足地形测量精度要求。
2014年02期 v.34;No.136 199-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3K]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01 ] - 陈海军;
工程界对于黄土湿陷性的研究和应用日趋完善,不仅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且对其进行二元结构本构模型分析和采动厚湿陷性黄土破坏数值模拟研究。主要探讨了湿陷性黄土的工程处理措施。根据黄土湿陷性的特点,依托兰州新区市政道路的工程地质情况,分析判定了黄土的湿陷等级和处理深度,总结归纳了本地区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各种方案,即在一般黄土地区路段,预防为主,防止路基俩侧积水,对积水洼地和地表裂缝进行填平、夯实,道路两侧排水沟渠进行防渗加固。在重要路段,采取以下几种处理方案加以处理:换填灰土垫层法、重锤夯实法、冲击碾压法、强夯法以及孔内深层强夯法,详细介绍了这几种方法的加固机理、适用的情况、检测方法以及优缺点进行了讲述,并对灰土换填法灰土衰减机理的分析引申到工程的检测评定指标以及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案的有机合理叠加。根据拟建工程的实际情况,新区市政道路工程对各级湿陷性黄土采用了路床灰土换填及灰土底面以下翻挖重新压实或冲击碾压的有机结合的地基处理方案,达到了资源整合经济合理有效利用的目的,收到了预期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对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地基处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14年02期 v.34;No.136 204-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0K] [引用频次:46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563 ] - 王辉源;刘万青;湛青青;
选取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作为研究对象,黄河的泥沙主要来源于黄土高原腹部陕北黄土高原,面积高程积分常常用来判定侵蚀地貌区域地貌发育阶段,面积高程积分作为揭示流域活动性重要指标之一,在流域地貌发育宏观定量研究中起重要作用。根据Davis侵蚀循环学说,把流域地貌发育划分为幼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流域地貌演化越长侵蚀越严重,面积高程曲线也从最初的凸形到S形直至最后的凹形,面积高程积分值也从0.6到0.35.文章在回顾了地貌发育历史和地貌发育定量研究基础上,利用面积高程积分去定量化描述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地貌发育阶段,并且提出新的研究方法并加以验证。根据不同阶段对地貌发育的判定,结合不同学者的研究成果,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尝试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判定流域地貌发育阶段,结合地貌学,地理学,以ARCGIS和EXCEL作为技术平台,对流域地貌发育加以分析并且提出改进方法。利用面积高程积分可以很明确的确定流域地貌属于地貌发育青年期,侵蚀比较严重,利用体积高程积分替代面积高程积分,分析结果具有一致性。面积高程积分在研究地貌发育定量研究中,虽比较准确,但是体积高程积分具有形象直观,计算快速,计算结果和实际比较符合等优点,不失为研究地貌发育阶段的一种可靠方法。
2014年02期 v.34;No.136 210-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0K]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09 ] - 马莉;
为使煤矿应急预案知识可以被消防、公安和医疗急救等部门充分共享和利用,辅助应急救援指挥人员在应急响应过程中做出快速、准确的决策,提出了采用本体技术来描述应急领域知识的煤矿应急预案数字化开发思路。通过抽取煤矿安全事故应急领域的部分概念,借助本体工程提出"顶层本体+领域本体"的双层本体模型构建方法,构建煤矿应急预案本体CERPO模型。该模型可以对煤矿应急预案领域知识进行语义表达,实现了领域知识的共同理解和共享。在此基础上,采用XML Schema作为应急预案存储模型,开发了煤矿数字化应急预案原型系统,实现了对煤矿应急预案的编制、审核、存储、浏览及智能查询等功能。
2014年02期 v.34;No.136 216-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3K]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09 ] - 李军民;李立博;
为方便快捷地使用计算机求解二重积分的数值解,采用人工鱼群和蒙特卡罗的混合算法,将蒙特卡罗求解二重积分数值解的思想引入到人工鱼群算法中,改进了人工鱼群算法中的适应度函数和积分求和公式。最后,通过一个算例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当分割点数目仅为100时,误差已经降低为0.000 410 7;而进化策略的实验结果是:当分割点数目达到1 024时,误差才降为0.000 148.改进的后算法一方面很好的体现了人工鱼群算法易于和蒙特卡罗算法结合的优点,另一方面在保留改进的蒙特卡罗算法原有优点的基础上,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分割点的数目,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和数值计算精度。经过分析研究与实例验证,其计算结果和其他方法进行比较表明该方法是可行有效的,对构建高效的二重积分数值求解算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2014年02期 v.34;No.136 224-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2K]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37 ] - 吴楠;
如何对森林火险进行实时、准确的监测预警,进而为林火的预防和灭火指挥提供决策支持,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以林区火险灾害预警为背景,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与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技术,设计了一套能够实时对林区火险监测并预警的分布式监测系统,旨在实现火险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管理、分析和发布等功能。使用带有zigbee网络节点的烟雾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风力传感器等模块采集林区环境信息,经过Sink网关汇聚前端节点数据后,通过GPRS(或CDMA)等无线通信方式传送至监控中心,系统监控中心根据接收到的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电子地图的形式展现火险监测和预警情况。介绍了Web地图服务系统结构及WebGIS软件平台,叙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给出了本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案及系统具备的主要功能。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对重点林区的火险情况进行实时监测、火险预警、信息发布服务以及为相关职能部门提供决策支持等功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014年02期 v.34;No.136 228-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6K]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10 ] - 张磊;陈显然;孙章虎;王晓林;
EBZ135CT防突除尘掘进机是一种针对粉尘和瓦斯问题突出严重的中小断面半煤岩巷道开拓掘进而设计的新型综掘设备。该机型是集掘进机、多功能除尘装置和防突钻机于一体的新型综掘设备,对保护煤矿一线工人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提升煤矿安全作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第二运输机是与EBZ135CT掘进机相配套能够实现煤矿井下煤矸等散状物料快速转运的专用带式转载机。转载机集成了液压支撑器、减轻煤矿工人劳动强度、提升安全保障方面实现重大突破;皮带小车在后配套运输机上偏摆、移动灵活;转载机机身刚性好、减少机器的维护强度。第二运输机集成的液压支撑器,采用掘进机液压泵站作为动力源,在移动轨道时支撑转载机。在设计技术方面,采用了数字样机技术,通过构建虚拟样机,使设计验证减少对物理样机的依赖,提高了产品设计质量、降低产品开发成本及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文章介绍了该新型转载机的结构组成和功能特点,阐述了第二运输机的安标定型检验和工业性试验的过程和试验效果。
2014年02期 v.34;No.136 234-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5K]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0 ] - 南辉;王刚;赵美玲;陈慧媛;
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发展迅速,具有催化功能的纳米石墨材料更是在电催化领域应用广泛。文中以纳米石墨为原料,采用球磨、匀浆、超声-旋转等方法制备廉价的石墨材料替代铂作为敏化太阳能电池(DSC)的对电极,并将其组装成电池进行光电性能测试,探讨了不同制备方法对纳米石墨形貌与光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超声-旋转法制备的石墨材料组装的电池性能最佳,与铂对电极组装的电池相比较,在一个标准太阳光下的光电转换效率达到铂对电极DSC的80.3%.
2014年02期 v.34;No.136 240-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3K]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下载次数:114 ] - 董小茹;
数论函数的性质研究在数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很多函数的单个取值是没有规律的,但是其均值往往具有非常规则的渐近公式。美籍罗马尼亚著名数论专家F.Smarandache教授引入了简单数的概念。如果正整数n的所有真因子的乘积不超过n,称n为简单数。令A表示所有简单数集合,既有A={2,3,4,5,6,7,8,9,10,11,13,14,15,17,19,21,…}.容易看出n有4种情形,即n=p,n=p2,n=p3,n=pq,其中p,q是不同的素数。关于简单数的性质及相关的均值问题已有不少学者进行了研究,也获得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研究成果。文中研究了一个类似欧拉函数φ(n)的新的Smarandache可乘数论函数J(n),其中J(n)为模n所有原Dirichlet特征的个数,即J(n)=n∏p|n(p-1)2.利用初等数论的方法解决了J(n)可乘数论函数在简单数序列中的均值问题,并给出了一个有趣的渐近式,即对任意x∈R,x≥3,有渐近式Σn≤x,n∈A J(n)=Dx4+Ox4ln lnx ln()x,其中D为可计算的常数。从而丰富了数论函数的内容。为以后更多的学者研究数论函数在特殊序列上的性质提供了参考依据。但是,文中只研究了此函数在特殊数列上的性质,是否在其它数列上也有简单的渐近公式值得更多的学者去讨论和探究。
2014年02期 v.34;No.136 244-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0K]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93 ] -
<正>《西安科技大学学报》是由西安科技大学主办的、以矿业类为特色、兼顾理工学科各门类的综合性学术性期刊。本刊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面向全国矿业领域及相关学科的科技工作者,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为繁荣我国煤炭科学事业培养人才,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刊宗旨;主要刊载矿业工程、地质工程、测量工程、材料科学、化学与化工、机械工程、
2014年02期 v.34;No.136 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5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3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