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赤波;
本文以混凝土亚微结构为中心,研究了混凝土内部结构与破坏过程和强度的关系。论文的第一部份研究了粗骨料在混凝土断裂中的作用。测量了不同水灰比的净浆与不同骨料界面过渡层的显微硬度;在骨料表面涂上硅酮后,发现过渡层硬度分布变化很大;NF减水剂有利于改善高强混凝土界面过渡层的硬度分布。试件经乙醇处理后的显微观察表明,界面过渡层潜在裂缝或薄弱部位随水灰比的变化而异。对不同骨料配制的不同强度的混凝土,在不同荷载作用下进行了纵向、横向声速、横向变形和声发射测试,研究了混凝土结构体系的破坏过程。研究表明:从改善混凝土亚微结构着手,采用市售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和天然骨料,无需特殊工艺,在标准养护条件下,混凝土廿八天龄期的抗压强度可达1000kg/cm~2以上。
1983年01期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6K]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2 ] - 薛问西;
本文给出了一个作图法,利用运动平面的瞬时速度中心和运动平面作匀角速运动时的瞬时加速度中心,对真运动的加速度进行图解。通过一些例子,说明在各种情况下如何决定运动平面作匀角速运动时的瞬时加速度中心。作为一个附带结果,证明了两个作相对运动的构件,其上各点相对运动轨迹的曲率中心具有互易性。
1983年01期 1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5 ] -
<正> 我院1982年度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表彰人会于三月十六日召开。由各单位评选,院党委审批的采煤教研室等十三个单位;刘怀恒等105人分别荣获“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一年来,我院全体教职工在党的十二大精神鼓舞下,学习罗健夫、蒋筑英等模范先进人物,在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各项工作中涌现出许多先进集体和个人,促进了我院各项工作的发展。这次大会主要是回顾总结82年的工作、表彰在工作中涌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号召全院教职工向先进学习,振奋精
1983年01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1 ] - 吴绍倩;
本文简要介绍现阶段国内外能源概况,并对我国过去和今后发展能源的政策及措施进行一些分析。
1983年01期 20-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0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85 ] -
<正> 1982年我院采矿系通风教研室与省煤炭工业局科研室、崔家沟煤矿、西安煤矿设计研究院、煤炭科学研究院抚顺研究所等单位协作的“煤、油共生矿安全开采技术的研究”项目获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一等奖。煤、油共生条件,给煤炭生产和安全带来了较大威胁,关系到国家资源合理开发等一系列问题。此项科研成果,基本上解决了煤、油共生条件下采煤安全的主要问题。机电系魏泽国付教授提出“感应电动机可控硅串级调速的理论分析和设计、计算方法的研究”论文
1983年01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2 ] - 钟奉俄;
许多反例说明主动力虚元功之和为零不能作为“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意义下的平衡的判据。本文将平衡涵义扩充为“静止或沿(系统所对应的)一定黎曼空问中的测地线匀速运动”。这样的扩充,既包含了“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为其特例,也能使主动力虚元功之和为零成为平衡的充要条件。文中以自由质点系各质点沿不同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为例,证明它是这种意义下的平衡,因而主动力虚元功之和为零是它的判据。
1983年01期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4 ] - 赵国藻;
在流体力学、电磁场、矢量分析和微分几何等学科中,常常要对矢量进行微分运算,需要知道在一般正交曲线坐标系中单位基矢的导数。本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进行了推导,即矢量分析法,微分几何法和张量的协变导数法,以适应不同读者和教学情况的需要,并可互相参考比较。
1983年01期 34-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22 ] - 唐祖章;
煤矿井下运输水平,有N个装车站,一个井底车场,和M辆电机车承担着煤炭运输任务。在已知各装车站煤仓来煤规律和空、重列车运行时间、装煤调车时间的情况下,用电子计算机模拟方法,编写出电机车运行的模拟源程序。通过该程序可求出最优电机车台数和有关参数。文中针对现有设计,线性规划的计算方法和现场应用举了三个实例,并对电子计算机模拟结果进行了必要的比较和讨论。最后证明了这种方法有一定的优越性和实用价值。电子计算机模拟方法在国外矿井优化设计中应用较多,国内也在运输系统、煤仓容量、露天矿生产系统等应用了这种方法。这种方法用来求算井下电机车最优台数,比常用的计算方法速度快、准确,并可获得电机车运行情况的一系列参数。
1983年01期 44-53+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2K]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5 ] - 石平五;
本文从采场支架的基本作用出发,论述了“支架一顶板”共同承载结构形成的能量原理,在一定条件下直接顶板不仅是支架的载荷体,还是承载体。最后从上覆岩层、直接顶板和支架三者的功能关系,建立了支架的力学模型。
1983年01期 54-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62 ] - 刘建生;李树茂;
本文通过对经济发展的论述,说明了质量地位已上升到战略高度,必须做为制定国策的依据。文中还详尽地分析了我国国情与质量国策的关系,认为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是符合我国国情的重大措施。并根据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指出了质量革命势在必行。质量事业的发展为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正在强烈地影响着各国的国策和管理体制的改革。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今天,质量已经在挑战了。在这个挑战面前,我们怎样看待质量?怎样认识挑战?取得了什么教益?应该如何决定我们的政策?这些至关重要的问题,引人深思。
1983年01期 6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3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0 ] - 王广盛;陆家梁;
本文对舒兰矿区松软岩层的特定条件下,通过长期的现场观测资料,证明在动压条件下喷锚网支护比料石碹有较强的支护能力,论述了在动压影响下喷锚网支护呈现出三种变形动态及爆破对支护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支护原则和方案,以及可供生产,科研参考的几点结论。
1983年01期 76-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0K]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3 ] - 柳锋;
本文分析了滚筒式采煤机在截煤过程中截齿运动的规律,导出具有最大后角偏移量的截齿位置与滚筒直径的关系,推证出截齿后缘不碰煤壁的临界曲线是一渐开线,以及求出截齿一理想的最大切削厚度。
1983年01期 8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5 ] - 王铁成;李赤波;
本文对混凝土中两相界面的结合状态(包括界面的粘结强度和过渡层的强度)及影响界面结合的因素作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界面结合的理论依据和措施。同时对单向压缩下界面上的应力进行了理论计算并分析了破坏过程。
1983年01期 92-102+104-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6K]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39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