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量子力学多体问题的超球坐标描述

    John Avery;文振翼;

    本文应用超球坐标构成一般的N粒子哈密顿算符的矩阵元,其中包括静电相互作用的矩阵元。汤川势亦可类似地处理。构成矩阵元的基函数是柱子的3N个笛卡尔坐标的单项式乘以超球半径的函数。此外,还讨论了基函数的对称匹配问题。

    1984年01期 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8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4 ]
  • 由斩波器供电时直流串激电动机机械特性曲线的计算

    李慧生;

    本文提出如何考虑电机磁路的非线性及磁化曲线的扫描方法,并用实验数据表明电动机功态参数的变化规律,使用电子计算机直接计算直流串激电动机的转速特性和机械特性,证明与实验方法求出的特性基本上是一致的。最后,提出简化的计算方法,与前者的计算结果极相符合。

    1984年01期 17-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2 ]
  • 陕西省的煤种分布及其变质因素

    赵德政;

    本省煤种分布具有由下向上和由南向北从无烟煤向高变质烟煤到低变质烟煤变化的双重特点。煤种的分布规律既和沉降埋藏作用有关,又和地质构造区划有关。从而认为煤变质的因素,除了温度、压力、时间三者之外,还应该考虑介质的化学活动性——地下深处热的气液流体的化学活动性和地壳的活动性两种因素在煤变质过程中的作用。

    1984年01期 2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1K]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75 ]
  • 应用阶梯函数和差分方法计算变截面的矩形薄板

    张光富;

    本文用阶梯函数f(x)=sum from i=1 to n-1 ([f(x_i)](x-x_i)_+~0+f(x_0+0),近似地描述了变截面弹性薄板的刚度变化规律,使表述变截面薄板量值关系的变系数偏微分方程,化成常系数偏微分方程;用有限差分方法导出了阶梯截面处的有效刚度,近似地求解了变截面矩形薄板的挠度、内力和屈曲问题。更适用于实际上的阶梯形截面薄板。

    1984年01期 38-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8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2 ]
  • 采场矿山压力理论研究的述评

    石平五;

    本文回顾了矿山压力假说的发展,从对围岩基本属性的认识出发,基本可以分为连续介质、松散介质和块体介质三大学派。并对我国近年来发展的“砌体梁”假说和“传递岩梁”假说进行了述评。文中认为采场“支架-围岩”相互作用是矿压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提出了对它的含义和研究内容的初步看法。

    1984年01期 4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9K]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23 ]
  • 非线性Volterra积分方程组的样条迭代法

    孙汝芬;

    本文研究用样条迭代法求解非线性Volterra积分方程,证明了收敛性定理,建立了精确解和近似解的误差估计式,讨论了这个方法在拟线性常微分方程组中的应用。

    1984年01期 60-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9 ]
  • 煤浆在船仓里脱水的模拟实验

    李维坚;

    本试验模拟了煤浆在船舱进行脱水的情况。试验证明对中等粒度煤浆在船舱里用重力脱水法是可以达到商业煤含水量标准的。

    1984年01期 7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9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4 ]
  • 用Sn4+-pv-CPB-N-263萃取光度法测定铜合金中的锡

    赵心伟;苏毅;王仁远;

    应用表面活性剂——邻苯二酚紫(或苯节酮)测铜合金中的锡已有报道。但因灵敏度不高或对铜的选择性较差,对于测定铜合金中低含量的锡受到了限制。此外,把高分子胺用作萃取剂时,通常是先萃取出金属的简单络合物,经反萃后,再行显色测定,手续烦琐,操作不便,且N-263三元络合物的萃取体系用于铜合金中的锡尚未见诸报道。本文拟定用N-263的甲笨溶液把Sn(ⅳ)-pv—CpB三元络合物萃取出来,经分离和离心后,在有机相直接比色测定,萃取后,不仅保持了原三元络合物的光度性质,摩尔吸光系数ε=6.25×10~4且其对铜的选择性大为提高,不需任何铜的掩蔽剂,即可测出铜合金中含量低至0.02%的锡。方法简便,重现性好。

    1984年01期 7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3 ]
  • 采区下部车场优化设计的电算程序

    范公勤;

    本文主要介绍采区下部车场设计中,轨道线路联接各参数的求算,并进行各别参数优化的电子计算机程序。这种程序适用于大巷装车式采区下部车场的设计,对其它形式的采区下部车场以及采区中部甩车场的设计,只需将该程序加以局部修改亦可使用。

    1984年01期 84-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0 ]
  • 采煤机喷雾降尘主要参数选择的研究

    宁仲良;方慎权;

    本文从单颗水滴的降尘效率入手,对喷雾器雾化性能的主要参数进行了研究,指出测定这些参数的测试设备、测试方法、计算公式及计算机程序。并对我国制造和引进的一些采煤机所使用的喷雾器进行了测试,认为国产PZ型喷雾器可推广使用。引进的(英)AM-500型采煤机内、外喷雾用的喷雾器和西德采煤机上使用的喷雾器值得研究仿制。根据喷雾器雾化性能参数以及采煤机喷雾降尘系统工作参数与降尘效率的关系、采场环境控制原则,提出了采煤机款雾降尘系统参数控制方程。阐述了采煤机吨煤供水率的概念和深入研究的必要性。

    1984年01期 94-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4K]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44 ]
  • 评《点变换理论与大位移耗散系统的周期解》

    薛问西;

    本刊曾发表过“点变换理论与大位移耗散系统的周期解”一文(见“西安矿业学院学报”1982年,第1期,P20—34,作者:韩大中),有的同志对该文提出了一些商榷意见。现将薛问西同志“评《点变换理论与大位移耗散系统的周期解》”一文于本期发表,同时也发表了韩大中同志的“几点说明”,供有关读者参考。鉴于数学等基础学科的专门性探讨,非本刊主要宗旨,故该文不再进行讨论,望读者见谅。

    1984年01期 113-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7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3 ]
  • 几点说明

    韩大中;

    <正> “点变换理论与大位移耗散系统的周期解”一文,自刊出以来有的同志提出不同意见和商榷,兹作说明如下。一、点变换约在50年代末引进我国,偶见于个别专著和译文中,如[1]、[2],似未引起更多的注意。1980年日本学者林千博来我国讲学,介绍他多年来应用点变换藉助电算获得的一系列成果,引起我国工学界广泛兴趣。全国第二次非线性振动学术交流会将点变换列为文献综述报告题目之一,我应约作介绍而写成此文。

    1984年01期 118-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1 ]
  • 1983年我院一项科研、两项科研协作项目获煤炭工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和特等奖

    <正> 我院地质系黄克兴、赵德政副教授及阎文英讲师参加的“全国煤田预测”,采矿系张文生讲师和机电系席昭明讲师等参加的河南米村矿“矿井技术改造”两项科研协作项目和地质系邓宝副教授研究的陕南紫阳“含煤地层古生物化石新发现”分别荣获1983年煤炭工业科技成果特等奖和一等奖。

    1984年01期 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8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