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确定矿井合理生产能力的技术分析

    陈志学;索永录;

    本文在确定工作面技术和经济最优生产能力的基础上,从采掘关系的总平衡角度出发研究了采区及水平的技术可行最大生产能力的逐级分析模型,为确定矿井合理生产能力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1988年04期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6 ]
  • 确定矿井合理生产能力的技术分析

    陈志学;索永录;

    本文在确定工作面技术和经济最优生产能力的基础上,从采掘关系的总平衡角度出发研究了采区及水平的技术可行最大生产能力的逐级分析模型,为确定矿井合理生产能力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1988年04期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6 ]
  • 矿井边长丈量误差估计式的最佳形式

    田治洲;何新义;

    本文根据数理统计学的相互理论,导出了分组边长与其相应中误差的理论关系。并用若干实测资料验证了所得公式确实是最佳的。同时对其它常用的公式也作了简要的评述。矿井量边误差,历来用经验公式估计。可作为经验公式的数学模型,约有十多种。在这些可供选择的数学模型中,何者为好?众说纷云,莫衷一是。当由实测数据推求经验公式时,常以若干长度组及其相应分组的中误差作为变量进行拟合。在实质上,就是用变量的样本推断其总体的问题。在此至为重要的是,如何给出变量间的理论关系。这一点往往被忽视,而仅以残差平方和作为取舍的标准。然而据此标准在若干个不同形式的公式中选定的表达式,未必就是最佳的。

    1988年04期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7 ]
  • 矿井边长丈量误差估计式的最佳形式

    田治洲;何新义;

    本文根据数理统计学的相互理论,导出了分组边长与其相应中误差的理论关系。并用若干实测资料验证了所得公式确实是最佳的。同时对其它常用的公式也作了简要的评述。矿井量边误差,历来用经验公式估计。可作为经验公式的数学模型,约有十多种。在这些可供选择的数学模型中,何者为好?众说纷云,莫衷一是。当由实测数据推求经验公式时,常以若干长度组及其相应分组的中误差作为变量进行拟合。在实质上,就是用变量的样本推断其总体的问题。在此至为重要的是,如何给出变量间的理论关系。这一点往往被忽视,而仅以残差平方和作为取舍的标准。然而据此标准在若干个不同形式的公式中选定的表达式,未必就是最佳的。

    1988年04期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7 ]
  • 云南镇安新生代盆地含煤沉积特征

    阎文英;郑建安;杨彪;

    在云南龙陵镇安狭长的山间盆地内,发育着一套以粗碎屑岩为主并含巨厚褐煤层的含煤建造,外表根像河流成煤环境,为此颇有争议。本文通过对该区成煤期构造、气候、植物、水文条件及其地理环境的研究分析,认为此粗屑物质并非通常所说的河流沉积物,是大量边缘互相重量入湖的冲积扇沉积,是个特殊的扇湖成煤环境。由于盆地小,相分异差,搬运短,含煤建造和湖沼是以粗碎屑岩为主。故它不同于国内外一般扇间湾和扇三角洲平原成煤。

    1988年04期 16-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0 ]
  • 云南镇安新生代盆地含煤沉积特征

    阎文英;郑建安;杨彪;

    在云南龙陵镇安狭长的山间盆地内,发育着一套以粗碎屑岩为主并含巨厚褐煤层的含煤建造,外表根像河流成煤环境,为此颇有争议。本文通过对该区成煤期构造、气候、植物、水文条件及其地理环境的研究分析,认为此粗屑物质并非通常所说的河流沉积物,是大量边缘互相重量入湖的冲积扇沉积,是个特殊的扇湖成煤环境。由于盆地小,相分异差,搬运短,含煤建造和湖沼是以粗碎屑岩为主。故它不同于国内外一般扇间湾和扇三角洲平原成煤。

    1988年04期 16-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0 ]
  •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在矿井断层预测中的应用

    徐凤银;龙荣生;

    本文针对影响煤矿生产最为严重的断裂构造,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思想,模拟了“专家”预测经验。首先指出断层形成和分布具有的模糊性,论证了模糊理论解决矿井断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次以白皎井田为例,讨论了模糊论域、权重及评语集等参数的选择,并得出矿井断裂预测中隶属函数的建立方法以及断裂构造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最后在矿井内进行了复杂程度等级的块段划分,取得较好成果。该方法也可推广到综采地质条件分类中。

    1988年04期 2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89 ]
  •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在矿井断层预测中的应用

    徐凤银;龙荣生;

    本文针对影响煤矿生产最为严重的断裂构造,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思想,模拟了“专家”预测经验。首先指出断层形成和分布具有的模糊性,论证了模糊理论解决矿井断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次以白皎井田为例,讨论了模糊论域、权重及评语集等参数的选择,并得出矿井断裂预测中隶属函数的建立方法以及断裂构造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最后在矿井内进行了复杂程度等级的块段划分,取得较好成果。该方法也可推广到综采地质条件分类中。

    1988年04期 2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89 ]
  • 郴耒煤田袁家矿区早二叠世斗岭期沉积模式

    古开通;

    本文重点介绍湖南郴来煤田袁家矿区早二叠世斗岭期的成煤特征及形成煤的原始物质成份。并分析出各煤组的沉积演化历史,对指导找矿具有一定实用意义。

    1988年04期 31-37+9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4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0 ]
  • 郴耒煤田袁家矿区早二叠世斗岭期沉积模式

    古开通;

    本文重点介绍湖南郴来煤田袁家矿区早二叠世斗岭期的成煤特征及形成煤的原始物质成份。并分析出各煤组的沉积演化历史,对指导找矿具有一定实用意义。

    1988年04期 31-37+9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4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0 ]
  • 关于GTR PWM逆变器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韩华;

    本文概括说明了GTR的使用特点,GTR PWM逆变器驱动回路的承压,主回路GTR的选取及并联。对主、控回路的联接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比较。

    1988年04期 3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5 ]
  • 关于GTR PWM逆变器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韩华;

    本文概括说明了GTR的使用特点,GTR PWM逆变器驱动回路的承压,主回路GTR的选取及并联。对主、控回路的联接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比较。

    1988年04期 3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5 ]
  • 铁芯电感电路的本安型设计

    张燕美;

    电气线路中多采用带铁芯的电感线圈如变压器、继电器等。因此,在本安电路中设计这些元件比设计空芯电感更有实际意义。铁芯电感是非线性元件,这就给本安电路的设计带来困难。通常是针对某一种铁芯材料在一定截面和磁路长度条件下,必须查三次曲线(磁化曲线、K值曲线和临界点燃曲线)。这种方法计算比较繁琐,只能近似估计静态电感值,误差较大。本文提出利用准确的试验结果,列出等效空芯电感的通用回归方程。并且编制了判定是否为本安型电路的计算机程序。这种方法可提高电路设计的可靠性,并加快通过检验。

    1988年04期 44-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21 ]
  • 铁芯电感电路的本安型设计

    张燕美;

    电气线路中多采用带铁芯的电感线圈如变压器、继电器等。因此,在本安电路中设计这些元件比设计空芯电感更有实际意义。铁芯电感是非线性元件,这就给本安电路的设计带来困难。通常是针对某一种铁芯材料在一定截面和磁路长度条件下,必须查三次曲线(磁化曲线、K值曲线和临界点燃曲线)。这种方法计算比较繁琐,只能近似估计静态电感值,误差较大。本文提出利用准确的试验结果,列出等效空芯电感的通用回归方程。并且编制了判定是否为本安型电路的计算机程序。这种方法可提高电路设计的可靠性,并加快通过检验。

    1988年04期 44-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21 ]
  • 离心泵特性曲线的自然边界——兼论煤矿主排水设备多管路并联的节能

    廖启徽;

    本文从节能的观点定义了涡轮式工作机械的两种运行方式,指出两种运行方式的节能最佳工况,由此定义了离心泵特性曲线的自然边界,并找出确定其位置的方法:从原点出发做功率特性曲线的切线,其切点处即对应于自然边界,当多管路并联运行时,工况点必须在此点左侧。由于自然边界都在工业利用区右边界之外,故工业利用区的右边界在运行中是可以突破的。

    1988年04期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6 ]
  • 离心泵特性曲线的自然边界——兼论煤矿主排水设备多管路并联的节能

    廖启徽;

    本文从节能的观点定义了涡轮式工作机械的两种运行方式,指出两种运行方式的节能最佳工况,由此定义了离心泵特性曲线的自然边界,并找出确定其位置的方法:从原点出发做功率特性曲线的切线,其切点处即对应于自然边界,当多管路并联运行时,工况点必须在此点左侧。由于自然边界都在工业利用区右边界之外,故工业利用区的右边界在运行中是可以突破的。

    1988年04期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6 ]
  • 渗碳钢磨削烧伤及裂纹的试验研究

    宋之桐;

    大量的渗碳淬火钢试样(18Cr2Ni4WA,20CrMnTi),磨削试验表明,改变磨削参数可以防止磨削烧伤和裂纹的出现。通过对金相组织观察和磨削温度场计算,发现影响烧伤和裂纹的主要因素是:切深和磨削方式。尽管金相组织,如碳化物和残余奥氏体等级对磨削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但应该指出,只要采用合适的磨削工艺,金相组织方面的要求可以降低。

    1988年04期 58-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2K]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87 ]
  • 渗碳钢磨削烧伤及裂纹的试验研究

    宋之桐;

    大量的渗碳淬火钢试样(18Cr2Ni4WA,20CrMnTi),磨削试验表明,改变磨削参数可以防止磨削烧伤和裂纹的出现。通过对金相组织观察和磨削温度场计算,发现影响烧伤和裂纹的主要因素是:切深和磨削方式。尽管金相组织,如碳化物和残余奥氏体等级对磨削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但应该指出,只要采用合适的磨削工艺,金相组织方面的要求可以降低。

    1988年04期 58-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2K]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87 ]
  • 大倾角三架组液压支架防滑防倒计算及稳定性分析

    秦玉宝;

    本文在研究波兰FAZOS-17/32型大倾角三架组液压支架的防滑、防倒和安全防护的特林结构的基础上,推导出大倾角三架组液压支架防滑、防倒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了具体计算。本文还采用力平衡区的概念,具体分析了FAZOS-17/32型大倾角三架组液压支架的稳定性。

    1988年04期 67-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20 ]
  • 大倾角三架组液压支架防滑防倒计算及稳定性分析

    秦玉宝;

    本文在研究波兰FAZOS-17/32型大倾角三架组液压支架的防滑、防倒和安全防护的特林结构的基础上,推导出大倾角三架组液压支架防滑、防倒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了具体计算。本文还采用力平衡区的概念,具体分析了FAZOS-17/32型大倾角三架组液压支架的稳定性。

    1988年04期 67-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20 ]
  • 多方过程的本质及内涵

    史正有;

    本文从多方过程的推导出发,得出多方过程的物理本质。同时针对部分教材对多方指数n的适用范围,提出了新的论点,使多方过程的内涵更加丰富。

    1988年04期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07 ]
  • 多方过程的本质及内涵

    史正有;

    本文从多方过程的推导出发,得出多方过程的物理本质。同时针对部分教材对多方指数n的适用范围,提出了新的论点,使多方过程的内涵更加丰富。

    1988年04期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07 ]
  • 求动点相对运动轨迹曲率半径的一种方法

    郭志勇;

    本文从合成运动的观点出发,通过对两接触机构的接触点的讨论,直接给出了该机构接触点相对运动轨迹的瞬时曲率半径的一般表达式。同时,也给出了常见机构接触点相对运动轨迹曲率半径的具体公式。从而不必研究接触点相对运动的轨迹便可直接得到其曲率半径。

    1988年04期 8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88 ]
  • 求动点相对运动轨迹曲率半径的一种方法

    郭志勇;

    本文从合成运动的观点出发,通过对两接触机构的接触点的讨论,直接给出了该机构接触点相对运动轨迹的瞬时曲率半径的一般表达式。同时,也给出了常见机构接触点相对运动轨迹曲率半径的具体公式。从而不必研究接触点相对运动的轨迹便可直接得到其曲率半径。

    1988年04期 8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88 ]
  • 非线性系统任意降阶观测器的构造

    张克平;

    本文主要基于季雅普诺夫稳定性,指数观测器和系统指数可观的概念,从理论上探讨如下系统建立任意降价指数观测器问题。=AX+f(t,X,U)Y=CX

    1988年04期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3 ]
  • 非线性系统任意降阶观测器的构造

    张克平;

    本文主要基于季雅普诺夫稳定性,指数观测器和系统指数可观的概念,从理论上探讨如下系统建立任意降价指数观测器问题。=AX+f(t,X,U)Y=CX

    1988年04期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3 ]
  • ЛОЗИНСКИЙ算子的逼近研究

    姜功建;

    本文研究引入的算子Ln(f,x)=ρ_0~(m)A~(n)+sum from m=1 to n ρ_m~(n)(a_m~(n)cosmx+b_m~(n)sinmx)在可积函数空间R中的逼近。

    1988年04期 90-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 ]
  • ЛОЗИНСКИЙ算子的逼近研究

    姜功建;

    本文研究引入的算子Ln(f,x)=ρ_0~(m)A~(n)+sum from m=1 to n ρ_m~(n)(a_m~(n)cosmx+b_m~(n)sinmx)在可积函数空间R中的逼近。

    1988年04期 90-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