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学义
通过分析地下开采的影响,黄土覆盖层变形裂缝规律,提出以开采方法和工艺方式来控制或减弱地表变形裂缝破坏程度,并在保护地表建筑物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回收“三下”呆滞煤炭
1996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引用频次:55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82 ] - 相桂生,舒航
提出了应用非均匀有理B样条方法来构造三维实体地质模型,可以更准确地描述复杂的地质构造,生成的三维地质实体模型更接近实际情况,进一步提高了对地质构造的认识
1996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1 ] - 高明中
针对模型试验中有关模型制作、加载、量测方面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1996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1 ] |[下载次数:150 ] - 胡耀青,赵阳升,魏锦平
论述三维应力作用下煤体瓦斯渗透规律的实验设备与方法。介绍了阳泉3#煤层、永红煤矿3#煤层的试验结论。得出了煤体瓦斯渗透系数随体积应力增加而衰减,随孔隙压呈抛物线型变化。定义抛物线的极值点为临界压力。结论对研究煤矿瓦斯抽放与瓦斯突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996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引用频次:14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32 ] - 尉朝闻,刘金,王宣
把图形参数的选取与计算方法引入曲面交线的处理之中。图形参数可使程序不依赖环境,便于在各种环境中使用;而且数据处理简单,有利于进行图形处理
1996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1 ] - 惠七明
从基本定义和一阶电路三要素通式出发,导出了波形参数的一般表示式。通过实例,说明了分析步骤与技巧,可作为提高波形线性度的理论依据,对高质量电视系统具有实用意义
1996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4 ] - 张志庥
分析了大容量矿井提升机采用直流拖动和同步电动机交-交变频调速的特点,指出了采用同步电动机拖动应该解决的问题
1996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5 ] - 王建党,师伟,李造鼎
分析了影响西安市区综合工程地质质量的主要因素,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了建筑场地综合工程地质质量评判模型。将研究区划为工程地质特性较好区、一般区、较差区和差区,并作出了评价分区图
1996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2 ] - 郝旗胜
在水文地质数值计算中,反演水文地质参数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且反演优化的方法很多。通过某矿区的实际算例旨在介绍一种实用性较强的优化方法,即复形法。根据求参结果及水位拟合情况,特别指出当反演参数的个数较多时,复形法的实用性就显得更为突出
1996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9 ] - 田莉娟,蒲红斌
论述了以8031为控制核心的地桩沉降量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重点介绍了主要硬件电路的设计特点及软件设计思想,提供了部分硬件电路图及控制软件流程图。该系统具有自检、置数、动态显示、数据处理、打印等功能,使用方便,造价低
1996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1 ] - 羌志萍,华辉,李彩如
采煤机在运行中是沿牵引轨道行走的,链轨的受力状态与强度,对其使用寿命起决定性影响。本文着重对引进采煤机无链牵引机构的链轨截面轮廓进行分析,并对其受力进行较深入的研究。
1996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4 ] - 王志江
结合煤系高岭土的开发特点,探讨煤系高岭土产品开发的盈亏平衡问题
1996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9 ] - 陈君翊
介绍用陀螺定向检测井下导线网测理精度的一个实例,较详细地叙述了应用中考虑的问题和成果的分析。它对应用陀螺定向这一新技术有开拓性的意义
1996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92 ] - 黄庆享
通过现场掘探巷实测,取样测定底板岩层物理力学参数,并在相似模拟和数值计算基础上,分析了条带采空区上近距离煤层上行开采工作面底板稳定性,探讨了底板关键层的失稳机理,提出了确定可行开采方法的原则
1996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引用频次:68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65 ] - 张金锁,王小林,索永录,常心坦,徐林生,田利军,张静堂,阎志义
顶煤预破碎问题是坚硬厚煤层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本文介绍一种弱化坚硬顶煤的新技术——远离煤壁深孔预爆破与大直径空孔补偿相结合弱化顶煤技术。该技术已经在大同忻州窑矿试验和应用两年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996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27 ] - 王晓刚,樊怀仁,雷汉平
介绍了煤的光学各向异性的成因及其用于构造分析的原理。运用该原理首次对渭北煤田东部矿区煤镜质组反射率进行了研究,从煤层光学各向异性的产生机理分析,证明了本区变形历史中曾经受了强烈的侧向挤压。区内煤层变形的主要动力是来自NW-SE方向的挤压作用
1996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11 ] - 黄国明,黄润秋
在不可逆热力学框架内,推导了岩石材料弹塑性损伤耦合的本构模型,该模型的参数均可由通常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确定
1996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29 ] - 周志贤,王向阳,师学安
通过对银母寺铅锌矿矿体赋存状态,矿石结构、矿石中铅、硫同位素,微量元素分析及同类矿床对比,得出该矿床属“沉积-改造”层控矿床。
1996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80 ] - 杨平
用理论推导和试验法确定冻土结构蠕变模拟试验中的时间相似常数。并利用冻土墙模拟试验的经验公式,对某一深基坑平面冻土墙的变形作了计算和讨论
1996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02 ] - 樊立新,郑山锁
以往设计筒仓时,由于没有一套完整和实用的能考虑边缘效应的内力计算方法,大部分圆筒仓均按无矩理论计算薄膜内力,仅在配筋时对边缘附近壳体作构造加强。本文介绍了用有限元方法、采用电算手段分析贮煤圆筒仓内力的形成过程,并对有限元程序计算结果与《钢筋混凝土筒仓设计规范》方法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方法弥补了按无矩理论的近似性,避免了其他力学方法的繁锁计算,可供类似工程设计时参考
1996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28 ] - 杨永崇,邸志众
在介绍和分析数字地籍测量的基础上,主要探讨了综合采样的方法和优势,认为综合采样是一种适合我国国情、实现地籍测量数字化的最有效的手段
1996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57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