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岩土工程学科发展动向

    王芝银

    从几个方面简述了岩土工程学科的发展动向,讨论了应该注重研究的领域和工程技术与理论问题。

    1999年S1期 1-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53 ]
  • 我国岩石力学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

    杨更社

    论述了我国岩石力学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回顾了岩石力学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以及岩石力学专家们一些年来所取得的主要成果;总结了我国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发展特色,并对可预期的进展及其前景进行了展望分析

    1999年S1期 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121 ]
  • 悬索大桥塔基础的应力和变形分析

    黄宏伟,张冬梅

    该研究是内地首次对国外为香港设计的桥梁进行的独立审查,悬索大桥就塔基础在上部塔腿最不利载荷组合下,进行了3D 有限元分析,分析表明塔基础的设计具备足够的安全系数

    1999年S1期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7 ]
  • 对挡土墙折线型墙背上主动土压力的研究

    杨雪强

    基于土的塑性及上限分析理论,考虑墙后为粘性土或无粘性填土的情况,对折线型墙背上的主动土压力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给出了算例

    1999年S1期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15 ]
  • 静力触探曲线的分形分析

    李哲,王奇

    静力触探曲线是一种常见的原位测试图形,由于该图形的不规则性及复杂性,长期以来,研究者们一直没有对它进行定量研究。本文从分形几何的观点出发,通过对静力触探曲线的变尺度测量实验,着重对测量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静力触探曲线是分形曲线,曲线分维成为反映曲线复杂程度恰当的统计特征量。同时指出,曲线分形维数与地层力学性质及硬层与软弱夹层数目密切相关,是地层沉积环境,沉积方式等因素的综合反映

    1999年S1期 19-2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61 ]
  • 基岩滑坡滑面的全矿物分析法研究

    赵法锁,毛新虎,罗丽娟,魏静,胡志平

    当基岩斜坡中存在与坡面一致的多个平行结构面( 如断层) 时,有时,仅通过宏观勘探,查清坡体是否滑动,并确定相应的滑动面是困难的。本文主要根据滑坡作用后,滑面( 带) 的矿物分异特点,判断坡体是否滑动并确定相应的滑面,为斜坡演化分析及稳定性评价提供依据

    1999年S1期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81 ]
  • 环境岩土力学及其发展

    胡燕妮,陈均良,杨更社

    对环境岩土力学及环境岩土工程及发展进行了综述分析,重点介绍了矿山地下开采带来地表沉陷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并对人类工程活动和环境影响的关系做了简单介绍

    1999年S1期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98 ]
  • 低桩基础的垂直承载力

    季正华

    本文对桩土共同作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简单实用的计算方法

    1999年S1期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9 ]
  • 开采沉陷粘弹塑性损伤模拟分析

    李云鹏,王芝银

    以粘弹塑性及损伤理论为基础,建立了粘弹塑性损伤演化模型,考虑了多种工程因素对开采沉陷规律的影响并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实例分析给出了几点结论。

    1999年S1期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22 ]
  • 高层建筑深基坑的开挖与支护

    谷拴成,侯公羽,陈新年

    综述了高层建筑深基坑的开挖与支护发展概况,并对其方案设计、基坑支护性能、基坑开挖稳定、水影响及基坑施工监测技术等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

    1999年S1期 39-4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37 ]
  • 应用测力锚杆测试围岩应力

    霍志芳,徐延峰

    论述了测力锚杆的基本原理、制作方法和测试结果。

    1999年S1期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47 ]
  • 带连系梁的旋喷桩复合地基工作性状分析

    罗桂红,王芝银

    针对现场提出的在桩顶设置系梁这种施工方法,分析了桩、土以及梁共同工作的性状,通过受力分析得出了带系梁的复合地基的变形及内力表达式,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文中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比较接近,并且得出设置系梁能提高复合地基抵抗变形的能力。

    1999年S1期 46-4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4 ]
  • 利用模糊综合评判评价巷道围岩稳定性

    孙亚玲,刘沛林,谷拴成,王洪臣

    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矿山巷道围岩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举例说明现场如何利用这种方法提高精度,对现场巷道围岩稳定性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999年S1期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84 ]
  • 建筑玻璃幕墙抗压设计

    杨永昌

    分析了近年来发生建筑玻璃幕墙破坏的工程事故原因,提出了关于风压、温压及其组合效应情况下的计算公式,以及设计方法

    1999年S1期 54-5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1 ]
  • 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

    吝学良,王伟朝

    就超静定梁及刚架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的方法和技巧作了探讨

    1999年S1期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34 ]
  • 墙梁在底层框架砖房中的应用及计算

    季正华

    对墙梁、框支墙梁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并结合房屋结构设计的经验,对墙梁在底层砖房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1999年S1期 60-6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3 ]
  • 多跨阶梯柱排架的剪力分配法

    安晓宁,杨治林

    在文献[1] 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铰接排架中阶梯柱的等效侧移刚度。经类比推理,给出了此类结构在一般荷载作用下内力的计算公式,并通过算例就工程中可能采用的几种解法作了分析与比较

    1999年S1期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2 ]
  • 高温水直埋供热管道应用技术分析

    冯永申,贺东升,穆树芳

    通过永城煤电( 集团) 责任有限公司工程实例,对150 ℃高温水长距离直埋管道应用技术优化,进行了理论、计算、社会经济效益分析,对全国各地应用高温水直埋供热管道技术,具有实用性参考价值。

    1999年S1期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7 ]
  • 电厂粉煤灰改良回填土力学性能的研究

    林斌,汪仁和,成春奇

    分析了田家庵电厂原状粉煤灰的化学成分,粒度成分,综合评价了其应用前景。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添加有不同比例粉煤灰的回填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探讨了用该粉煤灰改良回填土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随着粉煤灰用量的增加,回填土的承载力和压缩性均有明显改善,但其凝聚力却显著下降。加入适量的CaO 作固化剂后,可大幅度提高回填土的力学性能。

    1999年S1期 72-7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12 ]
  • 强夯法地基加固机理分析与应用

    邹仁华,奚家米

    通过对强夯法加固机理的分析,得出了非饱和粗颗粒土与饱和细颗粒土的不同加固机理。还就强夯应用中几个重要施工参数如单击能、最佳夯击能、夯点间距和时间间隔等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相应的选取原则和公式等

    1999年S1期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70 ]
  • 无穷元在复合箱基中的应用研究

    陈清安,王建梅

    用无穷元对地下连续墙、箱基和上部框架共同作用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得到一些有益的结论,可供工程设计参考

    1999年S1期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5 ]
  • 空间桁架几何非线性分析

    陈清安,王建梅

    编制了分析任意布置的桁架及几何非线性效应在静力作用下的位移和内力计算程序,进行了程序考核。验证了本文程序的可靠性。对于高耸、轻型结构,考虑几何非线性效应非常必要

    1999年S1期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79 ]
  • 锚索预应力损失影响因素分析

    苏学贵,李彦斌,孟秀生

    经过对预应力锚索的作用原理及力学机理的研究,阐述预应力锚索支护的优越性;重点分析锚索预应力损失的影响因素,依据力学性能优选国内适宜于预应力锚索的新材料,提出了锚索预应力的补偿措施,提高了预应力锚索体系的综合锚固效果

    1999年S1期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引用频次:68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07 ]
  • 微细或超细水泥类注浆材料及其性能

    陈新年,谷拴成

    分析了硅酸盐类水泥注浆材料的应用现状,对微细或超细水泥类注浆材料及性能进行全面的论述,提出了该类材料的应用前景

    1999年S1期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97 ]
  • 钢筋混凝土预压桩基础托换设计浅析

    赵来顺,陈国政

    就钢筋混凝土预压桩基础托换设计中单桩承载力和桩数确定作以浅析,并以工程实便验证,供同行参考

    1999年S1期 9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8 ]
  • 矸石山矸石流及坡脚滑移控制

    党会才

    介绍了韩城矿务局桑树坪矿矸石山矸石流的治理方案,对施工工艺及质量标准进行了分析,文后总结了使用效果及体会

    1999年S1期 10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3 ]
  • 井壁环形卸压槽的作用机理分析

    杨俊杰

    在黄淮地区破裂井壁治理技术中,开切环形卸压槽是最关键的技术之一。本文分析探讨了开卸压槽前后及卸压槽充填后的井壁受力特性和卸压槽作用机理,得到了在均布正、负摩擦力作用条件下井壁的卸压高度和最大竖向应力作用位置,为卸压槽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1999年S1期 10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87 ]
  • 井下水文钻孔涌水后注浆固孔与堵水实践

    杨栋,段康廉,赵阳升,马积福,徐洪涛,冯书韬

    介绍了东山煤矿井下水文钻孔涌水后,进行注浆固孔与堵水的技术与实践,其方法简单适用,不仅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对该矿的注浆堵水,实现安全带压开采与太原市保护水资源有实际指导意义。

    1999年S1期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18 ]
  • 祁东矿副井井筒过特厚粘土层施工

    储党生,韩彦智,钟传义

    祁东矿表土240 ~280 m ,为一特厚粘土层段。本文详细地叙述了过这层厚粘土层所采取的各项有力措施,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了这一方面的经验

    1999年S1期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5 ]
  • 光爆锚喷支护技术在大型硐室中的应用研究

    李彦斌,苏学贵,孟秀生

    采用普通爆破法施工,井巷成型不好,尤其在大型硐室中应用效果更差,破坏了围岩的稳定性和自承能力,从而使锚喷支护作用大大削弱,加大了井巷修复的工作量。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根据马兰矿硐室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将原有支护方案改为光爆锚喷支护方案。通过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999年S1期 114-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3 ]
  • 煤矿机电一体化及其发展方向初探

    岳巧珍

    煤矿机电一体化是矿山机械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综述了其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重点对机器人在矿山工程机械中的应用方向进行了探讨

    1999年S1期 119-121+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42 ]
  • 采煤平巷纵向裂缝破坏原因与处治

    马忙利,刘沛林,谷拴成,王洪臣

    根据地压理论,运用岩石力学方法,分析了黄陵一号煤矿201 工作面顺槽出现纵向裂缝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1999年S1期 122-12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3 ]
  • 无煤柱(负煤柱)开采的探讨

    杨润全,江开尧

    新集矿产量中,13 煤占到了95 % 以上的比重,缩小13 - 1 煤层相邻工作面之间的阶段煤柱是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延长矿井开采时间的重要途径。由于煤柱的大大缩小,势必带来压力、水、瓦斯等一系列问题。通过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实现了安全高产高效

    1999年S1期 126-129+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45 ]
  • 硬厚片麻岩下综放采煤覆岩破坏规律初探

    杨润全,丁后稳,罗巨安

    新集煤矿13 煤处于厚层、坚硬推覆体片麻岩下综放开采,通过对覆岩破坏的应力法预测和地面施工钻孔探测,初步掌握了坚硬片麻岩的采后破坏规律,为坚硬顶板下安全开采和片麻岩下提高开采上限提供了依据。

    1999年S1期 130-133+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8 ]
  • 黄陵一号煤矿主平硐突水原因分析

    刘沛林,孙亚玲,马忙利

    从水文及工程地质、突水源监测及采空区物探三方面分析了黄陵一号煤矿突水原因

    1999年S1期 134-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71 ]
  • 岩巷掘进装岩运输综合排矸能力分析

    路庆忠

    根据岩巷掘进现状分析,指出转载与调车是影响岩巷装岩运输综合排矸能力的关键因素,并就提高转载与调车能力提出改进意见。

    1999年S1期 138-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6 ]
  • 松散软煤体巷道锚杆施工方法

    惠兴田,谢俊文,高小明

    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对于掘进过程中无法保留顶板完整性的松软破碎围岩,使用锚杆支护。经过施工经验总结,提出了破碎顶板综合治理方案

    1999年S1期 141-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95 ]
  • 浅谈爆破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

    宗琦

    探讨了爆破工程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重点。教材内容应删减和增补,采用启发式教学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改革,促进课程教学的规范化和系统化建设以及教学质量和师资水平的提高

    1999年S1期 14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0 ]
  • 聚能罩壁厚对切割效果的试验研究

    潘国斌,李彬峰

    通过试验研究了聚能罩壁厚对切割效果的影响。并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回归计算,同时给出了该条件下的相关系数,从而可依切割深度去寻求合适的罩壁厚的值,做到科学、合理、经济地选择。

    1999年S1期 147-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5 ]
  • 切缝药包相似模型试验研究

    张玉明,员永峰,张奇

    介绍了切缝药包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模型试验,运用数理统计的方差分析理论对切缝套管的参数进行技术优化,以指导工程实践。

    1999年S1期 151-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82 ]
  • 节理岩体爆破超动态应变模拟试验技术

    员永峰,张玉明,肖江,张奇

    通过实际的节理岩体爆破超动态应变模拟试验,分析了如何在实验室条件下有效地模拟节理岩体并对节理岩体的超动态应变测试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

    1999年S1期 156-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27 ]
  • 浅议现代建筑风格

    唐枫

    试从对西方近现代建筑理论的理解,结合我国现代建筑设计现状,初探中国建筑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1999年S1期 160-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33 ]
  • 建筑形式论——如何加强形式的心理效应

    孟戈

    通过对形式与外观、形象概念的辨析,重新认识和理解了什么是形式。建筑环境在与人产生情感交流时,通常取决于形式的表象、意象、意义三个层面的刺激作用。

    1999年S1期 163-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29 ]
  • 论建筑空间交往的行为参与

    孟戈

    试图从主体、客体、中介之间互动关系、论述促进强化行为参与空间交往。通过分析人与环境的关系、分析空间与行为相结合构成行为的场所,进一步阐明诱发并强化行为参与空间交往这一问题。

    1999年S1期 167-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89 ]
  • “老龄人”住宅设计探讨

    李雪平

    从我国老年人的居住现状谈起,就老龄住宅的布置形式、老龄住宅设计的特殊性、老龄住宅的外部环境处理问题,作出初步的思考与探讨。

    1999年S1期 171-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84 ]
  • 计算机在工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贺成龙,赛云秀,郭长生

    工程质量控制是建设项目目标控制的核心,是监理工作的重心。工程建设监理的主要方法是控制,运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作为控制手段,可以使监理工作自动化、规范化、科学化,为工程质量的控制提供有力的保证。同时,利用软件“芯片”技术,运用DDE.、ODBL 和OLE 等软件间通讯协议,系统设计中将VB与Excel、Visual Foxpro 集成开发。

    1999年S1期 174-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9 ]
  • 灰色局势决策方法在投资方案选择中的应用

    周书敬,侯建平

    利用灰色系统决策方法对某建设项目的投资方案进行选择,其结果是合理的,与其他方法相比决策过程显示出更大的优越性。

    1999年S1期 178-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78 ]
  •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现状

    刘南艳

    概述了微型机的发展,其中包括微处理器的回顾与展望、显示卡市场、主板的近期走向以及微型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1999年S1期 181-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45 ]
  • 光孤子通信原理与理论研究

    王亚民

    光孤子是光纤通信系统中最理想的信息载体,本文阐述了光孤子通信系统的原理,探讨了光孤子传输理论与其产生的物理机制,对实现全光传输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与依据。

    1999年S1期 184-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02 ]
  • 创造教育在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实施

    曾宪桃,杨永昌

    创造力是人类智力活动中最高级且最有价值的部分,创造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本文就创造教育这一主题,着重探讨了土木工程专业新教学计划制订中增加如何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问题,以使学生既具有鲜明特色,又具有广泛的社会适应性。

    1999年S1期 188-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82 ]
  • 建筑专业实验课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讨

    王淑兰

    在多年地基及基础实验课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对实验内容的改进,注意加强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收到了明显成效,对实验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设想

    1999年S1期 191-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7 ]
  • 浅谈先秦教育家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教学艺术

    朱若羽

    结合古代教育思想家的思想言论,指出了处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统一要求和个别差异的矛盾的教学艺术。

    1999年S1期 194-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42 ]
  • 心理学方法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郭长立

    利用心理学理论,在物理教学中进行分组对比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1999年S1期 198-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08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