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义马常村矿煤样自燃倾向性研究

    徐精彩,郑学召,王占榜,李莉

    利用大型煤自然发火实验台,模拟自燃过程的各种条件,向其中通入空气,使煤与氧发生氧化反应。煤氧复合发生氧化反应,并发出热量引起自然升温,最终引起自燃。通过测定耗氧速度、热释放速率,可算出实际自燃的极限参数。根据这些实验参数可以推算出义马常村矿煤层在不同条件下的最短自然发火期、煤特征温度和其他自燃特性参数等。

    2004年04期 399-401+4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43 ]
  • 动载荷智能数据实时采集系统开发及其应用

    黄庆享,刘文岗,张沛,马德梅

    为了实现对模拟实验中动态载荷的测定,开发了动态载荷智能实时采集系统。通过对浅埋煤层砂土层动态载荷进行实时采集,得出了采场顶板结构关键块动态载荷传递的分布规律,体现了该测试系统在动态载荷智能实时采集方面的优越性。该系统的开发将促进形似模拟实验测试技术和实验水平的提高。

    2004年04期 402-4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54 ]
  • 煤最短自然发火期灰色预测模型研究

    邓军,陈晓坤,翟小伟,罗振敏

    根据不同煤层自然发火期实验测试结果和宏观可测定的、表征煤自身氧化放热性的常用指标,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确定蓄散热条件下的煤最短自然发火期GM(0,5)的灰色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平均相对误差为1.45%,最大相对误差为-21.27%,能真实地反映出煤层自燃性与煤的灰分、挥发分、硫分和含氧量等的影响关系,可定性用于煤自然发火期的预测。

    2004年04期 406-408+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63 ]
  • 均压灭火监测技术在六道湾煤矿的应用

    蒋东晖

    针对六道湾煤矿急倾斜水平分层放顶煤开采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工作面及上分层采空区易发火的问题,通过合理分析与现场实践,采用对上分层开探孔监测的方法,即利用探孔作为观测孔,安装水柱计来动态监测上分层采空区与工作面之间的压差,并通过对调节风窗的适时调节及对上分层采空区进行开式注N2形成氮气蔽的方法,有效阻止了对工作面及上分层采空区的漏风,将供氧量降低到了相对较低的程度,达到了均压防灭火的目的,是均压灭火监测技术在煤矿的成功应用。

    2004年04期 409-411+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11 ]
  • 模拟建筑火灾环境的灭火对比实验研究

    李石林,徐精彩,张辛亥

    在模拟建筑火灾环境的灭火过程中,采用新型胶体灭火材料和水进行对比灭火实验,考察它们之间不同效果,并对新型灭火材料的灭火性能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该材料形成的胶体自由射流发散性小,充实水柱长,喷射距离远;灭火速度比水提高40%以上,且灭火过程中温度不反弹;灭火过程中,蒸汽、烟气产生量小,火场能见度高。

    2004年04期 412-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28 ]
  • 钢框架梁柱腹板连接梁翼缘对接焊缝的破坏机理

    郭秉山,顾强,李养成

    考虑材料、几何和状态三重非线性,对钢框架梁柱腹板连接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性能进行了有限元模拟。计算结果分析表明,梁翼缘对接焊缝在循环荷载作用下脆断破坏的原因是焊缝两端存在着严重的应力集中,且焊缝处于三向受力状态。最后提出了设计建议。

    2004年04期 417-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引用频次:46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31 ]
  • 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工作性能的研究

    何廷树,王振军,伍勇华,宋学锋

    采用改进的L-800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流变性能测定仪,通过测定混凝土拌合物流过40cm,同时结合扩展度值、坍落度值及1h坍落度、扩展度损失情况,介绍了粉煤灰掺量、砂率大时的时间t40小、外加剂品种和硅灰掺量对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0%左右Ⅰ级粉煤灰、50%左右体积砂率、2%~6%硅灰掺量和掺有粘塑组分的复合高效减水剂是保证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较好工作性能的关键。

    2004年04期 422-425+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引用频次:56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77 ]
  • 煤及半煤岩巷围岩分类与锚梁网支护专家系统

    庞建勇,郭兰波

    利用统计分析、模糊推理等多种手段,提出一种煤巷围岩稳定性综合分类法,研究平顶山矿区煤巷稳定性变化规律,得到了评价围岩稳定性的统计判据,可根据巷道条件及实测信息评价巷道稳定程度,并绘制出多指标围岩分类图,直观表达了样本及样本分布规律,既提高了分类的可靠性,又简化了分类方法。开发出煤及半1煤岩巷锚梁网支护专家系统,该专家系统通用于煤巷锚梁网支护系列选型,并在平顶山矿区得到成功应用。

    2004年04期 426-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40 ]
  • 顺层边坡岩体结构稳定性位移判据的研究

    张慧梅,李云鹏,杨治林

    针对顺层岩质边坡,概括出实际边坡工程中常见的几种破坏形式,以其地质背景及力学作用机制为依据,抽象出了不同约束条件下岩梁结构简化分析模型。利用梁板屈曲理论,讨论了岩梁变形的前屈曲状态和后屈曲状态的分叉特性,建立了岩层结构发生灾变的判据。利用文中理论方法及所建立的位移判据,并结合工程现场有效的量测手段,可方便、有效的判定岩质顺层边坡的稳定性。

    2004年04期 430-43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83 ]
  • 基于遗传算法的地下水非稳定流求参方法

    高志亮,陈石,高鹏

    导水系数T和储水系数S在地下水资源的评价与计算中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参数,是反映地下含水层中水的流动与储存或释放的参量。传统的计算方法对同时求出这两个未知数比较困难,求解不理想。运用基于生物自然选择和基因遗传原理的全局搜索的现代最优化遗传算法求解,仅用50次的迭代运算,精度完全达到要求,且快捷、方便、效果好。

    2004年04期 434-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72 ]
  • 金矿床中硅质流体侵位方式及演化与成矿关系

    邵铁全,刘云焕,席先武,谢星

    根据对形成石英脉的硅质流体在导矿构造和容矿构造中与围岩的作用方式分析,将硅质流体的侵位方式分为主动侵位和被动侵位,并结合莫尔圆理论论述了其实现的可能性。同时根据不同侵位方式的硅质流体与围岩发生水-岩交换程度的不同,论述和分析了硅质流体侵位方式及演化与成矿的关系。最终,形成和建立了硅质流体的侵位方式及演化与成矿模式,初步讨论了影响硅质流体侵位方式的因素。

    2004年04期 438-441+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75 ]
  • 稳定碳同位素δ13C1在煤层气田勘探中的应用

    刘洪林,王红岩,赵国良,李贵中

    煤层气分布状态主要受控于两种地质效应:一种是热动力学机制控制下的同位素分馏效应,存在于煤层气生成期;另一种是甲烷δ13C1解吸-扩散-运移效应,存在于煤层气生成后,源于埋深变浅而造成的泄压条件下。文中以沁水煤层气田为例,探讨了沁水煤层气田煤层气δ13C1解吸-扩散-运移效应。认为可以利用煤层气δ13C1特征来评价煤层气保存条件和开采稳定性,指导煤层气田的勘探和开发。

    2004年04期 442-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21 ]
  • 自由网平差的直接解算

    鲁铁定,张立亭,周世健,臧德彦

    首先分析现有的自由网平差解算方法,在重点分析假观测值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加权自由网平差、秩亏网平差和拟稳平差的一种直接解算算法,推导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和解算步骤。提出的解算方法不需组成法方程式,但满足最小二乘准则和不同基准约束条件,可直接得到与其他解法完全相同的解^L和^X。通过实例的比较计算分析可以看出,所提出的算法原理简单,计算简便易行。

    2004年04期 447-450+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41 ]
  • 基于OLE的校园管理信息系统实现

    徐云和,谢刚生,肖根如,程朋根

    在校园管理所需的数据中,有许多是建立在空间数据基础上的,而传统的校园管理信息系统只注重于系统属性数据的输入、处理、分析和管理,无法完成关于地理位置的信息处理。文中将GIS的概念引入校园管理,以MapInfo为平台,采用跨平台集成的方法,OLE自动化结合VisualBasic和Map Info的GIS开发环境,并结合校园信息的特点,使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开发出基于GIS的校园管理信息系统,如此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并且从实现过程中可发现,采用这种技术能缩短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开发周期,提高软件的可扩展性。

    2004年04期 451-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48 ]
  • 基于线性四叉树的数据分块

    李华蓉,吴斌,张远

    在建立数字高程模型时,往往会遇到海量的离散数据点,造成遍历数据点的困难。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将数据点划分成一个个的子块,然后由子块索引得到数据点,但是当数据点的分布不均匀的时候,这种技术也不能有效地提高数据检索的速度。现针对数据点分布不均匀的情况,结合四叉树结构,提出了一种新的数据分块的技术———基于线性四叉树的数据分块,探讨了线性四叉树分块技术的数据结构、实施过程和其优缺点。

    2004年04期 456-458+4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94 ]
  • 人工髋关节置换后股骨柄应力的有限元分析

    郑晓雯,孟惠荣

    建立了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应用目前先进的ABAQUS有限元软件,对临床骨科医学中采用的人工髋关节在多种承载条件下股骨柄的应力的大小和分布状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计算与分析,为改进人工髋关节的设计、置换和提高人工髋关节寿命提供了一些有益的依据。

    2004年04期 459-4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34 ]
  • 云南液化褐煤分级体系

    邓明国,秦德先,黎应书,蒋建华,刘光亮

    云南褐煤是可直接液化的理想煤种,建立客观而合理的分级体系,是保证云南液化褐煤资源评价的可靠性和客观性的前提条件。文中通过对大量的煤质资料和先峰褐煤液化试验结果综合分析,在建立回归方程并计算转化率和油产率的基础上,进一步预测了云南褐煤液化性能,探讨和建立了适合云南液化褐煤的分级体系。

    2004年04期 463-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14 ]
  • 改进的小波域阈值去噪方法

    付燕

    针对使用常规小波域阈值去噪方法对含有高频噪声的低频信号或较平稳信号进行处理时,其去噪效果和信号保真度有时不能令人满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对小波变换尺度1上的小波系数进行二次小波变换,并进行去噪处理后重构小波系数的新方法。该方法可去除大部分高频随机噪声。此后,再对重构后的信号进行小波域阈值去噪处理。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去噪效果明显,且信号主要细节保留较好。

    2004年04期 467-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20 ]
  • 基于SGNN的报税欺诈检测

    王世卫,李爱国,郭媛媛,李士宁

    税收申报欺诈检测是税务机关税收征管和稽查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生成神经网络(SGNN)的税收申报欺诈检测方法。首先用采样来的企业经营和财务数据训练好一个SGNN网络,然后用这个SGNN网络判断一个企业的报税额是否真实。实验结果说明所提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31个测试样本中,检测精度达93.55%,比基于C5.0的方法高了近10个百分点,而训练时间只需0.1875s。

    2004年04期 470-473+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97 ]
  • 远程监控系统实时数据发布技术研究

    张英鹏,刘立平

    远程监控系统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并逐步进入实施阶段。实时数据的发布作为远程监控系统的一项关键技术,在远程监控系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实时数据发布技术主要包括数据在服务器端的组织、数据传输及数据在客户端的显示。文中主要从这3方面对实时数据发布技术进行了论述。

    2004年04期 474-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08 ]
  • 基于μC/OS-II的USB接口CAN网络适配器

    吴延海,阎晋锋,黄健

    在介绍CAN网络适配器应用模型的基础上,阐述了CAN网络适配器硬件结构及元器件的选择。文中叙述了CAN网络适配器的固件程序、单片机和上位机USB驱动程序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对CAN网络适配器的单片机内置入的μC/OS-II作了较深入地分析和研究。设计制作的CAN网络适配器成本低,性能稳定,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004年04期 478-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49 ]
  • 模糊控制方法在空气预热器漏风控制中的应用

    倪云峰

    综述了已应用于某发电厂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重点分析了造成空气预热器漏风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一种采用基于语言控制规则的模糊控制器实现预热器的漏风控制的新方法。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地降低预热器的漏风,使得机组总体漏风率下降10%,为机组的安全满负荷运行提供有力保证。

    2004年04期 482-485+4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96 ]
  • 连续量信息表决策值的离散化方法

    高赟,侯媛彬

    在用粗糙集理论解决连续系统的问题时,要求信息表必须是离散值.在对由连续量构成的信息表离散化时,首先要对决策属性的值域进行离散化。文中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3种确定离散化区间的方法,即经验分割法、等频分割法和等距分割法;又提出了2种求区间离散值的算法,即区间重心法和区间值平均法,并通过算例验证这些算法均是可行的,其中等距分割法中的区间值平均法效果最为满意。

    2004年04期 486-4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09 ]
  • 带通欠采样定理在软件无线电中的应用

    蒋华,王书相

    从软件无线电的实现出发对带通欠采样定理进行了完整的推导、分析,得出其等效表达式为2fHn-1,2≤n≤N,并给出了带通欠采样定理在不同条件下的MATLAB仿真结果。最后n≤fs≤2fL结合全数字中频直扩接收机的研制,进一步验证了欠采样定理的实用性。

    2004年04期 492-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000 ]
  • 临界导电模式PFC电路的稳态特性

    刘树林,刘卫平,刘健

    以PFCboost电路为例,近似认为电感电流线性变化,得出了临界导电模式PFC电路的输入电流和输入电压的关系,基于能量守恒原理进一步得出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和开关导通时间的关系,讨论了变换器损耗的影响。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2004年04期 496-499+5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38 ]
  • 电路本质安全性能计算机分析方法

    孟庆海,牟龙华

    直流低压本质安全电路在IEC火花试验装置上进行爆炸检测时会产生电弧放电。如果将火花试验装置的电极在闭合或断开时的放电电弧看作一个非线性电阻,则可以实现电路本质安全性能的计算机辅助分析方法。介绍了电路本质安全性能计算机分析方法的评价原则;给出了3种不同性质电路(电阻、电感和电容)的电弧放电数学模型;介绍了计算机辅助分析方法的步骤以及电路本质安全性能分析的特殊问题;最后给出计算机分析软件的流程图和结果样例。为设计人员预估电路本质安全性能提供一个方便的方法。

    2004年04期 500-502+5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26 ]
  • 一种配电网潮流简化算法及其实现

    马莉,刘健,韦力

    为了解决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配电网潮流计算所面临的实际困难,介绍了一种配电网潮流简化算法,结合配电网的辐射型树状结构,采用了二叉树理论和递归的方法,实现了此算法,并通过实际算例表明了提出的算法的精确性,大大简化了配电网潮流计算的计算量,节省了计算的时间和空间。此算法在计算网络改变运行方式的潮流计算时,其计算时间会更小。

    2004年04期 503-5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87 ]
  • MATLAB在电机系统仿真中的应用

    王枫,侯媛彬

    介绍了MATLAB软件6.1版本中电力系统工具箱的功能和仿真元件的使用,并通过水轮机驱动的带有励磁系统的同步发电机组仿真系统实例进一步分析和说明了该工具箱在电机系统仿真中的应用及强大功能,包括仿真模型的描述、初始化系统模块参数的设置、仿真参数的设置和仿真结果的分析,最后指出该工具箱在复杂电路、功率电子系统、驱动设备以及电力系统、测量与控制系统的仿真中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04年04期 507-510+5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823 ]
  • 基于.NET的一种异常管理模型

    李宁,张云云

    异常处理是建立稳定程序的重要措施。用.NET技术设计一种异常管理模型,实现异常的自动记录和通知。讨论了几种常见的记录异常信息的方法,着重于以高度可维护的方式来处理分布式系统下的程序。本模型提供了一种可伸缩性的框架,用高效、统一的方法管理异常,从程序的业务逻辑层把日志和报告的详细信息抽象化,使业务逻辑层和异常处理层解耦,能迅速、精确地通知操作人员当前所发生的问题,为开发人员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并减少大量的需要用户创建、测试和维护的自定义异常处理代码,同时使应用程序更加健壮,易于调试。一致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使本模型很有实用价值。

    2004年04期 511-5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2 ]
  • 热力学中的若干相对论问题

    孟泉水,常琳

    运用狭义相对论理论和已确定的温度(T)的相对论结果分析了热力学理论中的若干常用概念,并得出了相应的动力学结论:理想气体热力学系统的压强(P)和内能(E)均与惯性运动无关,而熵(S)与惯性运动有关,且熵是增加的。

    2004年04期 516-517+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23 ]
  • 空气中声速测量的实验研究

    张涛,黄立波,张永元,吴胜举

    空气中声速测量实验是经典的近代物理实验,在实际应用中也具有重要意义,是许多高等理工科院校必选的基础实验。虽然是比较普通的基础实验,但在实际教学或操作中暴露不少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有不少研究者做过专门研究,但一直没有统一意见。文中综合各家之言,对声速的测量方法以及声速测量实验的几个关键问题加以阐述,并提出改进建议。

    2004年04期 518-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568 ]
  • 基于道德风险防范的建设工程管理机制探讨

    狄卫民,王梅杰,刘剑荣

    阐述了工程建设中道德风险的形成原因,建立了业主、监理和承包方的混合战略纳什均衡模型,指出了业主监督成本、监理努力工作追加成本和承包方攻关成本在均衡时与成本期望收益的无差异关系。以此为基础,分析了监理与承包方舞弊时的处罚额度,确立了业主监督成本的计算方法,讨论了监理激励系数的选取依据。这对建设工程管理机制的设计是有益的。

    2004年04期 52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09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