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军;王楠;陈晓坤;文虎;张晓光;
高水胶体防灭火材料现已被广泛的应用于矿井火灾的防治。为了详细了解胶体材料的防灭火条件、应用条件及其对环境的要求,更好的发挥其防灭火特性,扬长避短,针对其胶凝时间、粘度、强度、失水性和渗透性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得到了其性能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为提高该材料的现场应用效果和对其进行改性研究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2011年02期 v.31;No.118 127-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1K]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88 ] - 李龙清;马彩莲;郭振兴;
结合当前我国煤矸石发电的实际情况及相关项目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提出建立煤矸石发电项目综合效益评价的必要性以及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和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建立了涵盖经济、社会与环境3方面内容的煤矸石发电项目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评价指标进行了阐释。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了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在计算中应用了MATLAB软件,简化了权重的计算。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对煤矸石发电项目综合效益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011年02期 v.31;No.118 132-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06 ] - 索永录;程书航;杨占国;刘明亮;
澄合矿区10号煤层顶板为厚层状石灰岩层,其力学强度高、完整性好,采后不易垮落,严重威胁工作面安全。采用相似材料模拟实验,分析了10号煤层开采过程中坚硬石灰岩顶板的移动破坏和矿压显现特征。实验得出工作面顶板初次来压步距65 m,周期来压步距平均22.8 m.结果表明,来压步距较大,矿压显现强烈,支架载荷较高;厚层石灰岩顶板垮落后冒落带较少,支架后方顶板多呈连续的弯曲下沉结构。
2011年02期 v.31;No.118 137-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05 ] - 刘孔智;伍永平;吴学明;严永胜;张建华;翟锦;于水;毕龙;
大倾角软弱围岩环境下,工作面巷道扰动区内煤柱应力变化及分布特征复杂。开采扰动、煤厚及倾角因素的影响易造成区域内巷道围岩局部附加变形失稳和支护失效,而理论推导和定量验证得到的护巷煤柱参数往往与实际差别较大。基于现场地质力学调查,借助钻孔应力探测仪对工作面主运巷下帮护巷煤柱纵向和倾向移动支承压力显现特征进行了监测分析。得出纵向和倾向移动支承压力峰值位置和分布范围,并根据弹塑性极限平衡理论对峰值位置进行了计算和对比分析,为改善巷道维护状态和提高煤炭资源采出率及类似条件下的厚煤层开采提供有益借鉴。
2011年02期 v.31;No.118 141-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1K]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28 ] - 韩晋平;毕永华;侯金玲;张恩强;姜兴华;柴海涛;
为了对煤矿应急救援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分析了应急救援能力的内涵,重新界定了应急救援能力的概念;在分析煤矿应急救援能力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多层次煤矿应急救援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煤矿应急救援能力评价模型。通过实例表明,该方法能对煤矿应急救援现状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价,为煤矿提升自身应急救援能力提供依据。
2011年02期 v.31;No.118 146-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引用频次:54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814 ] - 王石成;来兴平;赵建会;王青松;马敬;
煤岩裂隙钻孔光学窥视测定是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方法(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光学测量手段,基于室内光学测试技术,改进煤岩损伤与裂隙现场声光电综合测试装置,以碱沟煤矿+564 m水平B3+6急倾斜煤层工作面为例,经过对超前预爆破顶煤裂隙特征测定,定量分析了顶煤裂隙的数量、大小和倾角,确定裂隙方位,为安全开采提供保障。
2011年02期 v.31;No.118 153-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5K]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64 ] - 任建喜;张引合;高丙丽;张琨;孙扬;刘慧;刘朝科;
以北京地铁奥运支线奥森区间隧道工程为依托,将上下台阶法与预留核心土法作为拟采用的2种隧道开挖施工方案,运用FLAC软件对2种隧道开挖施工过程进行了模拟。根据FLAC模拟结果,确定预留核心土法作为浅埋暗挖的施工方案。运用FLAC模拟的结果预测地表变形规律。建议了超前小导管注浆和格栅钢架的联合施工方法为奥森区间隧道地表沉降变形的控制措施。工程实践表明,FLAC模拟建议的施工方案是合理可行的。FLAC计算预测的地表变形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
2011年02期 v.31;No.118 157-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7K]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754 ] - 刘沛林;王蓬;
采用具有凝固强度高、无毒、阻燃、环保安全、初始粘度低、凝胶时间短的低孔隙溶胶类化学浆液作为注浆材料,制定了浆液扩散范围、注浆压力、注浆结束标准等注浆方案参数,完成了属于富水弱渗地层的文家坡煤矿风井井筒注浆施工,解决了工作面涌水大的技术难题。工程实践表明,针对富水弱渗地层地质条件的立井井筒化学注浆方案设计合理,技术措施可行。研究成果对类似工程有参考价值。
2011年02期 v.31;No.118 163-166+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98 ] - 贠永锋;戴俊;吴德伦;刘园;
为了提高破碎岩体中隧道爆破的爆破效率,并做到最大限度降低爆破对隧道围岩的损伤,有效保护隧道围岩稳定性,对破碎岩层中的隧道爆破装药设计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炸药品种选择,装药量确定,装药结构,以及周边眼起爆方法及相应的参数计算方法。结果表明,采用低爆速炸药进行爆破,并针对所用炸药品种进行爆破参数确定,采用空气柱间隔装药,周边眼实行隔炮眼分段起爆,并进行相应周边眼参数设计等有利于获得良好的爆破效果。本文方法对加快隧道施工速度,同时降低爆破引起的隧道围岩损伤,有效保护隧道围岩具有参考价值。
2011年02期 v.31;No.118 167-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85 ] - 张群;梁锐;刘加平;
宁夏地区乡村民居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冬季室内温度低、舒适性差、采暖能耗高、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缺乏有效利用。针对问题,通过问卷与入户调研掌握民居现存缺陷,立足太阳能富集特点,利用现代建筑技术,提出适合地方特点的太阳能被动利用设计方案,并在碱富桥村生态民居设计中进行了实践探索。通过比较分析,证明了太阳能被动利用技术在西北地区乡村民居中可以提高冬季室内温度,减少煤炭消耗,在经济与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2011年02期 v.31;No.118 172-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0K]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1 ] |[下载次数:1096 ] - 杨豪中;王伟;
通过对住区中水景设计重要性及水景分类的研究,结合当代居住小区水景环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重点探索了在居住区规划中水景的设计方法,包括水体的形成、水体与建筑的关系,以及创造亲水环境等问题。其研究结果可为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2011年02期 v.31;No.118 177-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28 ] - 张春;茅献彪;倪海敏;李凯;李明;
应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别对不同剪胀角与围压作用下,岩样的剪切带分布及强度特征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剪胀角的增加,单轴压缩试验岩样由单一剪切破坏向共轭剪切破坏转变,同时韧性有所增强;围压的增加使得剪胀角为零的岩样由单一剪切破坏发展为双"X"形剪切破坏,剪胀角大于零的岩样由复合共轭剪切破坏过度到单一"X"形剪切破坏,剪切带宽度不断增大;岩样的剪切带倾角随着剪胀角的增大而增大,随围压的增加而减小;围压使得岩样峰值强度与残余强度增加,对岩样残余强度的提高显著;相同围压条件下,剪胀角越大岩样的强度越高但增加幅值不大;随着巷道围岩剪胀效应的增强,围岩的变形量增加显著,合理有效地控制巷道围岩的剪胀变形是支护的关键。
2011年02期 v.31;No.118 181-187+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0K]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63 ] - 邱春霞;赵征远;
在分析了数据交换和共享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比较了目前几种数据交换模式和共享方法的优缺点的基础上,简要分析和探讨了将AutoCAD的DWG格式数据完整转换为MAPGIS的数据格式的步骤和方法,实现其相互转换,完成2种格式数据的共享,提高了数据的利用率。
2011年02期 v.31;No.118 188-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79 ] - 伍忠良;马德堂;沙志彬;
海底地震仪(OBS)可以获取纵波、转换横波等多种有效的地震波信息。丰富的多波勘探信息对于弄清水合物内部速度结构、提高地层的分辨率具有重要意义。海底地震观测系统设计的主要研究目的是为海底地震数据采集提供最佳的海底地震仪分布形态、分布间距等观测系统参数。本文中结合国外OBS在天然气水合物中的应用成果,采用射线追踪法,实现了海底地震观测系统设计,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2011年02期 v.31;No.118 194-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9K]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18 ] - 高建炯;
针对井下窄轨在受列车运行中产生的纵向力和横向力的作用而发生永久变形的现状,提出一种便携式的井下轨道参数检测分析系统。该系统包括轨道参数采集部分和线路静态检测分析系统两部分。其中检测仪的行进形式采用手推方式。该系统在行进时能够同时检测铁轨的宽度、水平、里程、三角坑等参数。系统的硬件框架采用基于ARM的嵌入式框架,系统软件的设计采用嵌入式操作系统μC/OS-Ⅱ。该系统不但能显著提高井下轨道的数据检测的工作效率和数据采集精度,而且具有体积小、操作简单的特性。此外,系统的分析部分能对数据进行各种方式的查询、图形对比、图形和报表输出,使得操作者方便迅速地得到轨道的参数,较好地满足了井下轨道维护工作的实际需求。
2011年02期 v.31;No.118 198-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3K]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3 ] - 张涛;马宏伟;赵省贵;
我国煤矿瓦斯事故频发,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国有资源流失。声表面波瓦斯传感器体积小、工作稳定,能够有效提高煤矿瓦斯监、检能力,减少瓦斯事故。声表面波瓦斯传感器的灵敏度主要取决于压电薄膜的压电系数及机械品质因数,因而高压电系数、高机械品质因数的压电薄膜对于制备高性能声表面波瓦斯传感器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通过磁控溅射法沉积PMnN-PZT三元系铁电薄膜,所得薄膜具有高压电性及较高的机械品质因数,有望应用于声表面波瓦斯传感器制备。
2011年02期 v.31;No.118 202-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51 ] - 路程;赵彬侠;张耀中;张小里;马晓迅;
用浸渍法在不同焙烧温度下制备了一系列用于异辛醇氧化的ZnO/-γA l2O3催化剂,通过BET,XRD和SEM等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焙烧温度对催化剂表面结构的影响以及催化剂表面结构与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升高焙烧温度,使催化剂晶粒尺寸增大,比较面积减小;Zn进入载体A l2O3的晶格形成ZnA l2O4尖晶石晶相,其与催化剂的活性密切相关。催化剂活性随着焙烧温度升高而增强,焙烧温度800℃,催化剂具有最佳催化性能。当焙烧温度继续升高,催化剂烧结,比较面积下降,催化活性降低。
2011年02期 v.31;No.118 205-208+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2K]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90 ] - 昝丽娜;袁强;彭龙贵;
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以羧甲基纤维素和丙烯酰胺为原料,接枝共聚制得吸水树脂。研究了单体比、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NaOH用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当反应温度40℃,时间3 h,丙烯酰胺与羧甲基纤维素的质量比为8∶1,引发剂和交联剂用量分别为单体质量的2%和0.4%,NaOH用量1.0 g时,可制得吸水倍率为513 g/g的吸水树脂。
2011年02期 v.31;No.118 209-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22 ] - 高赟;
在粗糙集理论中,知识是以表格的形式表达的。当用粗糙集算法从连续量决策信息表中提取规则时,首先要对其进行离散化处理。针对连续量决策信息表离散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中提出了2个定理并进行了证明。定理表明:在考虑决策信息表中属性值之间不可分关系的条件下,若决策信息表的值发生变化,则离散化结果必然发生变化。所以由单一样本构成的连续量决策信息表所得到的离散化结果不能用于实际的连续量系统中。
2011年02期 v.31;No.118 214-217+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87 ] - 刘南艳;薛弘晔;
针对大数据量图像处理的实时性,改进了BSP计算模型,解决了超步划分、超步丢失、数据传输等问题。设计了适合实时图像并行处理的集群结构。采用广播式的通信方式极大地缩短了通信时间,提高了实时性。从加速比、效率方面分析了并行计算的性能,实验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2011年02期 v.31;No.118 218-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06 ] - 李白萍;侯媛彬;王爽;李明明;
在分析煤矿油田等危险环境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煤矿、油田等危险环境监控的无线传感器网格的体系结构,重点描述了其中符合本安认证的Sink节点的设计方案,并分析了该体系结构在危险环境监控中的优势。
2011年02期 v.31;No.118 223-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15 ] - 常琳;孟泉水;
指出了经典理想气体与热力学第三定律不相容,在低温情况下,应考虑到量子效应的简并性,经典理想气体概念已不再适用。虽然绝对零度不能达到,但可用物理方法无限趋近它,目前的量级已达pK.
2011年02期 v.31;No.118 227-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777 ] - 赵高长;
基于统计学方法,对故障诊断及故障处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典型故障现象,提出一系列稳定可靠的故障数据模拟新算法,由此可灵活组配各种需要的模拟数据方案。建立了模拟故障数据构造的层次组合模型,总结出不同实际情况需求的模拟故障数据算法步骤。结合配电网中2个实例,通过等价类划分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所建议的方法在故障数据模拟过程中简单实用。该算法尽可能抽象故障数据中最本质的内容,对数据挖据及故障模拟方案的设计及实施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2011年02期 v.31;No.118 230-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18 ] - 刘佳;李勇;蒋宝锋;
建立稳健优化数学模型是稳健优化设计方法的关键,而准确地选择质量准则(确定质量特性的度量函数)关系到稳健优化数学模型的可行性。对以往在稳健优化设计中使用的质量准则的适用范围以及优缺点进行了详细地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度量函数,它克服了信噪比和拟合响应面作为质量准则的种种弊端。通过实例验证了新的度量函数的可行性。
2011年02期 v.31;No.118 236-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09 ] - 樊维;王新红;冯套柱;
在分析R&D投资结构对科技创新作用的基础上,运用DEA方法对2003—2008年间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三大研发主体的R&D投资结构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高等院校的R&D效率最高,企业的R&D效率在2008年达到了有效水平,科研机构的R&D效率始终处于无效状态。这说明投入不足并不是造成R&D效率低下的关键因素。最后对不同研发主体R&D活动的配置提出了优化方案。
2011年02期 v.31;No.118 241-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69 ] - 杨忠民;曹雅霞;冯套柱;吴霄;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创刊30周年,为了总结30年来《学报》办刊当中的得失,利用了文献计量学的有关指标,分析《学报》近几年的引证数据,从载文量、基金论文比、作者学科分布、作者职称比例、影响因子以及与同一地域同一类别期刊的对比,从而得出《学报》在国内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但由于受稿源限制,依然存在明显的学科重点不够突出,学科特色不够显著。校内外作者普遍缺乏对已有学术成果的引用习惯,使得刊物受关注程度不是很高。
2011年02期 v.31;No.118 248-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86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