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满贵;董康乾;董养存;朱兆伟;陈民庆;
煤岩与瓦斯突出是地应力、瓦斯压力、煤体结构破坏、孔洞内煤屑与瓦斯压力及时间效应等共同作用的结果。文中从煤与瓦斯突出发生的整个过程出发,结合现有的煤岩与瓦斯突出机理的研究成果,通过建立煤岩微元体破坏模型,计算煤岩微元体区域破坏概率、煤与瓦斯突出所必须的能量条件,分析煤与瓦斯突出区域的形成与发生,最后,提出了煤岩与瓦斯的突出是从煤岩体微元的破坏开始的,其发展、发育过程是众多煤岩体微元连续破坏的结果,得到了突出区域煤岩体破坏概率的平均强度以及发生突出的必须能量条件关系式,为煤与瓦斯突出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模式与思路,对于防治煤岩与瓦斯突出事故、灾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实践与理论指导意义。
2014年03期 v.34;No.137 249-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2K]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83 ] - 肖鹏;李树刚;林海飞;赵鹏翔;
采动裂隙演化与卸压瓦斯渗流耦合的物理相似材料模拟实验是研究采动影响下煤岩体渗透率变化规律及分布特征的基础,文中通过研制"固—气"耦合物理相似模拟实验台,设计耦合实验中的开采系统、充气系统和测试系统,进行了相似模拟实验及渗透率测定。开采系统保证箱体气密性的同时实现了煤层的模拟开采,测试系统验证了试验箱内气体在岩层中的流动规律符合达西定律,进而验证了实验装置的可行性,从而为研究采动裂隙场时空演化与卸压瓦斯渗流耦合规律的相似模拟实验奠定实验基础。
2014年03期 v.34;No.137 255-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4K]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11 ] - 李先贵;李凯;
以团柏煤矿10#煤层10115综采工作面作为工程背景,研究带压开采下组煤10#煤层底板采动破坏深度。通过对开采前后煤层底面下不同深度岩石段开展压水试验,测取不同水压下的进(侵)水量,获得了大量的压水实测数据,同时采用F-RFPA2D分析系统模拟整个采场开挖对底板隔水岩层采动破坏规律及其深度,最后将现场实测数据与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煤层开采所引起的底板直接破坏深度为9.5 m,底板采动最大破坏深度为12 m左右;运用F-RFPA2D模拟分析得出,老顶板初次来压步距为40 m,周期来压步距在12~16 m,当工作面推进至84 m时,底板破坏深度达到最大值12 m,该结果与现场测试结果基本吻合,同时验证了实测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综合结果分析可知,团柏煤矿10#煤层底板采动破坏最大深度为12 m,该结论可为团柏煤矿带压开采下组煤水害防治提供参考依据和科学指导。
2014年03期 v.34;No.137 261-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4K]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63 ] - 杨志勇;江玉生;颜治国;江华;
为确保盾构安全顺利地下穿地铁运营隧道,避免下穿过程中引起运营隧道过量沉降,影响既有线运营安全,以北京地铁14号线阜通西站~望京站盾构区间隧道下穿地铁15号线运营隧道为工程背景,对左右线盾构2次下穿15号线运营隧道施工过程和沉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在分析右线盾构首次下穿地铁运营隧道结构沉降规律的基础上,制定了左线盾构二次下穿运营隧道的施工参数和相关控制措施,确保了二次下穿运营隧道结构沉降控制在-3 mm以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设定较高的土压力,采用盾体上的径向注浆孔向盾体和土体之间的空隙注入填充物,提高同步注浆浆液质量和及时进行二次补浆等措施能够有效减小运营隧道结构沉降;盾构施工引起15号线运营隧道的横向沉降范围与施工参数基本无关,左右线穿越有明显的叠加效应,叠加区域内,横向沉降显著影响区域在0~4 D;在不采取超前预加固措施的基础上,仅通过合理设定盾构施工参数和隧道内采取相关措施,能够将15号线隧道结构沉降控制在-3 mm以内。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价值,特别是对盾构下穿运营隧道施工方案的制定具有较强参考价值,也可为国内外类似盾构下穿既有线工程提供借鉴。
2014年03期 v.34;No.137 268-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7K] [引用频次:6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785 ] - 代建兵;
深孔松动爆破可以增加煤层透气性系数、缓慢排放煤体瓦斯、降低瓦斯压力和瓦斯含量,从而降低了煤体瓦斯压缩内能,提高了煤体的机械强度,达到减弱或消除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目的。同时有利于使煤体原集中应力带及高压瓦斯带移向煤体深部,即增加卸压带的宽度,减少瓦斯抽放时间,从而提高工作面回采速度。对于松动控制卸压爆破,在爆破孔周围布置了不装炸药的控制孔,控制孔在爆破过程中起到控制爆破方向与补偿爆破裂缝空间作用。由于控制孔的控制导向作用,结果是在介质内部的炮孔周围产生一柱状的压缩粉碎圈和一沿爆破孔与控制孔连心线方向的贯穿爆破裂缝面。控制孔的存在相当于在爆破孔周围增加了辅助自由面,相对缩小了爆破抵抗线的长度,使爆破更有利于形成更大范围的破碎圈带和松动圈带。松动控制卸压爆破可以极大地破坏了煤岩体的整体性,可以消除回采过程中大跨度悬顶悬露以及回转下沉对沿空留巷围岩的影响,同时提高被保护层煤层的透气性,提高抽采钻孔的预抽率,有效地释放地应力,消除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十二矿作为埋深达千米的矿井之一,在己15-31010工作面采取了该防突措施后,大大提高了抽采钻孔的预抽率,使瓦斯应力和地应力得以提前释放,有效地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和冲击地压,并成功优化了留巷区域应力场,确保了保护层开采的正常安全进行。
2014年03期 v.34;No.137 274-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4K]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48 ] - 邸芃;汪珍珍;
皖南地区民居建筑的墙体热工性能是影响其室内舒适度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对该地区特殊构造的空斗墙体的热工性能进行深入研究,根据热工原理,以热阻和传热系数值为衡量标准,针对特殊构造的空斗墙提出较科学的计算方法,对比空斗墙体在不同砌筑方式、不同墙体材料以及不同空腔填充材料条件下的热阻及传热系数值,并与实体墙对比分析,得到空斗墙体的K值大小规律为全斗无眠﹥一眠三斗﹥一眠二斗﹥一眠一斗;填有黄泥的空斗墙热阻值较空气间层空斗墙提高约16%;较中间层均为黄泥的青砖空斗墙热阻比粘土砖空斗墙的热阻高出10%;青砖实体墙较粘土砖实体墙热阻能高出14%.由结果分析得到,空斗墙比实体墙的热稳定性强,保温性能好;青砖较粘土砖的热阻值更大,更为节能,而空斗墙体的热工性能与空腔的体积无正比关系,空斗墙体空腔中的填充材料性能是影响墙体热工性能的主要因素,填充材料的导热系数越小,墙体热工性能越好。
2014年03期 v.34;No.137 279-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K]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58 ] - 钱思众;樊育豪;
高层建筑在施工期间,随主体荷载的增加,势必造成主体不规则下沉,其局部不均匀沉降可能导致建筑物发生倾斜。为了确保建筑物的正常施工及安全使用,对高层建筑进行沉降监测和变形趋势预测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某高层住宅的沉降监测实践,在简要介绍工程概况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叙述了工程监测的具体要求和具体的监测方案,详细地阐述了沉降监测、分析和预测的过程。在定期对某高层建筑进行了沉降监测后,对沉降结果进行了几何分析并绘制了沉降等值线图,同时利用数据处理分析软件Origin8.0对不同观测点沉降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进行了多项式拟合并开展了相关预测。监测结果表明:该建筑物的沉降变形阶段性明显,沉降速率受施工速度与场地降水影响较大。实测最终沉降量小于计算值和经验值,不均匀沉降变化远小于规范允许的变形值,说明该建筑的桩基设计方案可行,施工质量可靠。对不同观测点沉降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拟合计算结果显示:监测结束1年内,建筑物的沉降基本趋于稳定,沉降变形特征符合一般高层建筑的沉降规律。文中所提出的监测方案和监测结果说明该工程沉降监测的设计方案可行、监测方法正确,为类似条件下高层建筑的安全施工与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2014年03期 v.34;No.137 284-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4K]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946 ] - 赵艳妮;郭华磊;
构件技术是软件复用的关键技术,构件测试是检测构件故障保证构件质量的重要手段。构件故障分为构件本身的故障和构件化软件集成时的故障,前者由于构件开发者熟悉源代码而易于测试和定位;后者由于软件复用者对构件的不清楚和集成的复杂性导致故障往往难以检测和发现,因此构件集成测试中的故障测试是目前研究的难点问题之一。构件集成测试离不开交互代码(粘贴代码),文中提出了一种面向粘贴代码的构件合约化测试方法。分析了基于粘贴代码的构件测试中的四种故障类型;针对这四种故障类型,依据合约的适应性,阐述了基于XML的粘贴代码合约的构造机理;并且给出了构件集成中基于合约检查的测试过程;最后以网络购物系统为应用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该方法为捕捉错误,抛出异常信息,快速定位构件集成中的故障位置,准确发现故障原因提供了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该方法的使用减少了构件集成测试中粘贴代码产生的冗余,提高了测试的灵活性,实现了高效的软件复用,缩短了软件开发周期,降低了开发成本。
2014年03期 v.34;No.137 290-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2K]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4 ] - 武义凯;谢永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交通的日益发达,越来越多的水下隧道走入人们的生活,采用沉管法修建水下隧道是一种常用而且先进的施工技术方法。近几年,在国内和国际上采用这种方法的水下隧道越来越多,在设计沉管隧道时,需考虑结构的样式、施工方法、水文地质情况等诸多因素。文中结合广州黄沙至芳村珠江水下隧道工程的工程实例,介绍了基于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ASYS的沉管隧道的三维有限元模拟分析。根据从实际工程中提取的资料和数据,首先对沉管隧道周围(如水、土等)的介质进行了相互作用关系和力学分析的研究,并对其进行了基础理论计算,然后以计算结果为依托,通过建立模型、进行网格的划分、荷载和边界条件的约束和施加对沉管隧道进行数值仿真模拟,从而得到准确合理的分析结果。通过分析结果中的应力、应变图形可以直观的判断出沉管隧道的应力和应变分布情况,从而知道沉管隧道结构容易变形和破坏等的部位和破坏机理,以便于对沉管结构的设计与研究,并为以后的沉管隧道设计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2014年03期 v.34;No.137 296-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9K]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63 ] - 刘巨海;
在灰质泥岩隧道施工过程中,水会导致围岩岩石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变化,进而对隧道围岩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金盆弯隧道现场的监控量测数据,通过分析雨季和非雨季时相同埋深、相同地质情况下隧道段面的围岩与初期支护之间的压力、初期支护钢支撑的应力及隧道拱顶沉降结果,确定了水作用下,围岩与初期支护之间应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初期支护内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以及拱顶沉降随着时间的变化情况。并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ABAQUS,模拟隧道开挖后,在有水和无水环境下围岩横向和竖向位移的变化,得到:水的存在导致隧道围岩的拱顶沉降增大,拱腰及边墙收敛增大,进而分析水对围岩的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拱顶沉降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控量测结果,可以看出两者的沉降变化规律相吻合,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从而进一步更改完善施工、设计方案,来保证隧道的安全施工,同时也为今后研究水对围岩岩石性质及围岩稳定性影响的机制提供了参考。
2014年03期 v.34;No.137 302-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3K]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37 ] - 吕文宏;
文中主要研究榆阳煤矿延安组3#煤层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等问题,为矿井防治水和保水采煤提供设计依据。以2304综采面为工程背景,应用UDEC数值软件模拟计算了覆岩冒落带及导水裂隙带高度,并在采空区钻探和试验。研究表明:依据《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以下简称《规程》)计算所得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为32.4~43.6 m.数值模拟冒落带和裂隙带高度分别为16和86 m.现场钻探、试验实测冒落带高度介于14.2~17.2 m,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介于84.8~96.3 m.导水裂隙带高度明显大于按《规程》计算得到的数值,经验计算在解决榆阳煤矿导水裂隙带高度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区域性,而数值模拟的冒落带高度和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得到了现场实测结果的验证,两者结果基本吻合。综合结果所得:2304综采面覆岩冒落带最大高度为17.2 m,导水裂隙带最大发育高度为96.3 m.
2014年03期 v.34;No.137 309-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2K] [引用频次:55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747 ] - 张景平;胡希有;
甘肃省两当县大店沟金矿床位于北秦岭西段,矿体呈似层状、脉状、透镜状等产出;主要赋存于丹凤群木其滩组第三岩性段绢云绿泥石英片岩中;望天沟-利桥复背斜及舒家坝-太阳寺大断裂控制了金矿的定位,元家坪-小寺沟韧性剪切带及次级韧性剪切挤压带控制了金矿化体的空间展布及形态。矿石类型可分为黄铁矿化石英脉型和黄铁矿蚀变岩型2类。矿石结构主要为鳞片变晶结构,构造主要为千枚状构造、条带状构造。金以微粒金产出,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通过综合研究表明,加里东运动使地层受到高绿片岩相的温、压作用,造成了金元素的活化及初步富集;印支期活动的热液使金进一步富集,同时为石英脉体串通韧性剪切带的薄弱地带提供了动力,又为后来的金矿化准备了储矿空间。研究表明,该矿床受韧性剪切带及含金地层控制,具多期次金富集成矿成因特点。
2014年03期 v.34;No.137 314-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6K]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39 ] - 任剑;张刚;刘万明;王薇;屈红军;董治斌;李敏;
定边罗庞塬地区长8油层组是定边油田主力产油层,储层及石油分布非均质性很强,长8油层组沉积微相及石油分布明显受西北及东北方向双物源控制,因此研究长8油层组双物源的交汇位置、双物源岩石学特征的差异性及双物源对沉积微相和石油分布的控制作用具有重要实践价值。通过铸体薄片、X-衍射全岩分析技术研究了双物源岩石学特征,通过沉积相分析技术研究了长8油层组的相带展布规律,通过油藏分析技术研究了长8油层组石油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长8油层组西北物源具有高石英、低长石及高沉积岩岩屑、高变质岩岩屑、低岩浆岩岩屑的特征,东北物源具有高长石、低石英及高岩浆岩岩屑、高变质岩岩屑、低沉积岩岩屑的特征;长8油层组在研究区为三角洲前缘沉积,西部相带呈北西向延伸,在研究区东部相带呈北东向延伸,在研究区中部叠合连片;长8油层组的石油分布且具有明显的分割性,分别呈北西向、北东向延伸。上述研究反映出定边罗庞塬地区长8油层组石油的宏观分布明显受北西、北东向双物源的控制。
2014年03期 v.34;No.137 321-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2K]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55 ] - 刘桂和;陈全红;
通过对Anza盆地的地震、钻井及周边野外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较为详尽地阐述了Anza盆地的区域地质特征和盆地结构,确定了Anza裂谷盆地的叠合改造性质。重点分析了Anza盆地自Karoo期以来的构造、沉积演化特征,认为盆地的主要经历了Karoo期裂陷、白垩纪-古近纪裂陷及新近纪坳陷沉积,形成了明显的下部断陷、上部广覆式坳陷的双层沉积充填结构。盆地湖相地层主要发育在早白垩世的快速裂陷阶段,并到早白垩世晚期快速消亡,后期几乎全是河流相的粗碎屑沉积,在裂谷活动中缺乏旋回性湖相地层的发育过程。这种演化发育的特点决定了Anza盆地下白垩统发育的三角洲前缘沉积是油气勘探比较有利的储集相带,发育较好的储盖组合。
2014年03期 v.34;No.137 326-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6K]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66 ] - 许寻会;王海岗;
铧厂沟金矿床是近年来在西秦岭地区金矿的新突破,位于秦岭山脉西部之南麓,地势形态受侵蚀、剥蚀作用形成的低—中山地貌类型,地形切割中等,地势西高东低,金矿床产于中下泥盆统三河口群地层,通过对矿体形态、规模、厚度、品位、石英脉发育程度的研究,认为该矿床受构造作用的强度制约,就矿体的赋存特征来看,矿体既受层控,又严格受构造(蚀变)带控制,赋矿岩石为碎裂蚀变碳酸盐岩,黄铁矿化、硅化蚀变较强,并与金矿(化)体关系最为密切,矿石中金品位高、低与蚀变强度密切相关。根据赋存特征将金矿化蚀变带分两大类:一是构造蚀变岩型、二是蚀变细碧岩型。该矿床根据研究区内所施工的槽、坑、钻探控矿情况看,不论是在地表或深部,对所控矿体都未圈边,据此预测本矿区深部及外围(矿体向东、向西)仍还有较大的找矿远景。
2014年03期 v.34;No.137 331-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6K]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28 ] - 贺亚维;宋显民;杨迪;王芳;
针对目前分采技术在层间压力差异大、深度差异大、高低压层纵向上交错分布的油井上应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换向动作混乱不易识别、控制压力受层间差异影响大等问题,提出了最优分层采油理念,即各分采段的井口控制压力不受层间的压力及深度差异影响的抗干扰液压换层操作理念和将交错分布的低压油层挑出来的组合开采理念,研制了抗干扰液压换层控制器,设计了井下平衡压力差异和深度差异、地面判断控制器动作状态、地面打压控制各段开关状态等机构,分析了消除各段压力差异和深度差异的平衡原理,最终形成了抗干扰液压换层分采技术,实现了井口打压换向操作连续高效、准确可证、不受层间压力差异、深度差异影响的目标,满足了对井下所有段各种开启状态任意组合进行控制需要,并建立了既可预测、也可控制井下各段控制器开关状态的井口输入信号与井下全组合开关状态对应的数学关系,并在现场成功实施了5口井。
2014年03期 v.34;No.137 337-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0K]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88 ] - 李小池;王涛;
传统的重结晶碳化硅制品成型方式,以干压成型、注浆成型、可塑成型为主,研究了重结晶碳化硅制品的等静压成型工艺。等静压成型重结晶制品,是将重结晶碳化硅制品的原料:50~200μm的碳化硅粒度砂和5~20μm的碳化硅微粉按一定比例,加上粘结性较强的水溶性纤维素和聚乙烯醇,加入成型模具,利用等静压机成型出密度高、强度大的重结晶碳化硅制品素坯。通过实验、测试分析、结果讨论,研究了成型压力、保压时间以及粘结剂含量对碳化硅制品素坯密度、强度和素坯和成品的微观结构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分析:等静压成型的重结晶碳化硅制品的素坯和烧成品,致密度高,坯体中很少有气孔。研究结果还表明:随着成型压力增大,密度也不断增大,最佳成型压力为200 MPa;保压时间的长短,对素坯密度、强度也有影响,最佳保压时间为160 s,实验选用粘结剂最佳含量为2%.与传统成型方法相比,冷等静压成型所得的素坯和成品强度大、密度高、坯体均匀。
2014年03期 v.34;No.137 345-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1K]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91 ] - 范雯;
目前,储层参数(孔隙度和渗透率等)分布规律和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是油气藏描述的核心,储层参数是油层评价的重要依据,储层参数预测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通过采用某一个点的测井曲线或地震数据推测出该点的孔隙度或渗透率,基于多种测井信息的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已成为储层孔隙度定量预测的主要方法,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的理论正好适用于这种实际问题。它是利用通过特殊仪器测量的测井曲线数据参数与岩芯属性参数(例如孔隙度),建立测井曲线数据参数与多个岩芯属性参数之间的线性关系,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实用。因此文中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作为预测方法,重点介绍了回归分析中的逐步回归的基本思想以及具体计算步骤。最后,提出油气勘探中预测孔隙度的问题,并用逐步回归分析优化回归方程并用此方程预测岩芯属性参数。研究表明,该方法预测精度高,方法稳定有效,逐步回归较好的解决了部分测井勘探的实际问题,基于多种测井信息的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已成为储层孔隙度定量预测的主要方法,该方法可以把非线性问题转化为线性问题,大大减少了技术上的难题。
2014年03期 v.34;No.137 350-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0K]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123 ] - 冯套柱;黎靖;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放宽投资准入,推进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放开服务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人民币汇率与FDI又一次成为讨论的热点问题,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更为重要的是经济增长以侧重GDP为主转变为内涵式发展、扩大外商投资领域、有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从产业结构的视角,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与Granger因果检验,通过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FDI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FDI均存在长期均衡发展关系;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第三产业的FDI影响最大,其次是第一产业,再次是第二产业。
2014年03期 v.34;No.137 356-3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3K]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76 ] - 于涛;漆涛;陈建强;
企业信息化规划是在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对企业架构进行全面的梳理和设计,基于数字矿山的发展趋势,对采矿这一以矿产资源为生产对象的古老产业进行信息化改造,促进矿山安全高效的生产及管理。文中以赋存环境、开采技术与灾害复杂多变的神华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数字矿山规划设计为例,剖析煤矿企业数字矿山规划过程和主要成果,充分考虑公司总部和下属煤矿的信息化、自动化建设现状,设计了L1设备层、L2控制层、L3生产执行层、L4经营管理层、L5决策支持层共5个层面的系统架构,对IT基础设施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化设计,通过规划设计,有力推动企业的信息化、自动化建设,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水平。
2014年03期 v.34;No.137 362-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2K]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28 ] - 吴天魁;王波;顾基发;周晓辉;
随着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复杂机械在工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复杂机械设备工作时间的增加,故障率也在不断提高,为避免因设备故障带来的不必要麻烦及损失,有必要对复杂机械设备进行研究分析。研究以分析评判震压造型机故障为基础,找出影响该设备可靠性的因素主要有压实无力、不震击、震击不稳、震击无力及震击不稳,并找出导致这些因素发生的底事件及各底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建立相应的故障树;其次求出故障树中各底事件的结构重要度并进行比较;再者由于震压造型机工作故障影响因素复杂且具有模糊性,导致数据的严重缺失,因此无法直接进行评判,此时可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评判,研究以震压造型机工作中"压实无力"为例,可以得出该设备压实状况,以便工作人员能根据实际要求调控设备到适当状态。结果表明,利用故障树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震压造型机故障进行分析评价是可行的,为工作人员安全操控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研究其它复杂机械设备故障提供了理论参考。
2014年03期 v.34;No.137 368-3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0K]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92 ] - 韩伟;
从2007年开始,全球经济走向了一个经济活动缩减,市场萎缩的混乱时期,为了理清经济危机与北美职业体育联盟收入的关系,文中通过分析全球经济危机和北美职业体育联盟的特征,深入探讨了比赛上座率,经销权价格的回落,一些体育俱乐部经营问题,财务问题,以及体育产品生产企业,体育协会和体育产业在本质上的联系。研究表明,信贷方面的结构改变对新的体育设施建设会产生影响,并且,如果世界经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衰落,赛事收入一直依靠商业比赛中的高价座位,豪华套装以及投资,那么将会引起更多经营问题。
2014年03期 v.34;No.137 373-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2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03 ] -
<正>《西安科技大学学报》是由西安科技大学主办的,以矿业类为特色,兼顾理工学科各门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面向全国矿业领域及相关学科的科技工作者,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为繁荣我国煤炭科学事业培养人才,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刊宗旨
2014年03期 v.34;No.137 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4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9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