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讯

  • 第四届行为安全与安全管理国际会议暨第二届安全管理理论与实践国际会议将于2016年9月23~25日在西安科技大学举办

    <正>由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行为安全专业委员会)、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主办,西安科技大学承办,中国煤炭工业安全科学技术学会支持的第四届行为安全与安全管理国际暨第二届安全管理理论与实践国际会议将于2016年9月23~25日在西安科技大学举行。诚挚邀请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安全管理与相关领域教学、科研、生产的专家学者,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前来参会。会议主题范围:

    2016年03期 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6 ] |[下载次数:15 ]
  •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获“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等奖

    <正>2015年底,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公布了"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科技期刊优秀组织单位"评选结果。评选出"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等奖111项,二等奖183项;评选出"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科技期刊优秀组织单位"64个。其中,《西安科技大学学报》获"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等奖,同时,西安科技大学获"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科技期刊优秀组织单位"殊荣。

    2016年03期 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1 ] |[下载次数:13 ]
  • 我校来兴平教授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正>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15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名单,我校能源学院来兴平教授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这是我校继徐精彩教授、邓军教授获"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后第三位获此荣誉的专家。来兴平,1971年出生于宁夏平罗,博士生导师、教授,本刊编委,我校安全技术及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围岩灾变控制方向带头人,在岩石力学及工程、采空区衍生动力灾害防治领域取得了许多代表性的创新成果,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7项、发明金奖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出版专著4部,SCI

    2016年03期 v.36;No.149 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2 ] |[下载次数:31 ]
  • 第四届行为安全与安全管理国际会议暨第二届安全管理理论与实践国际会议

    <正>由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行为安全专委会、西安科技大学等主办,西安科技大学等承办的"第四届行为安全与安全管理国际会议暨第二届安全管理理论与实践国际会议"(会议主席:宋振骐院士,冯长根副主席(中国科协))将于2016年9月24~25日在十三朝古都西安召开,欢迎大家积极投稿、参会,莅临指导!会议网址:http://bsm.xust.edu.cn重要日期:2016年6月10日,全文投稿截止;

    2016年03期 v.36;No.149 3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1 ] |[下载次数:15 ]
  • 我校成功申办2018年第十一届世界矿山通风大会

    <正>西安科技大学成功申办2018年第十一届世界矿山通风大会,世界矿山通风大会是当前矿山通风领域涉及范围最广、与会专家学者最多的国际学术盛会之一,是世界各国矿山通风专家学者进行新技术、新观念、新成果交流的重要平台。2014年8月,第十届世界矿山通风大会在南非举行,我校学术代表团参加了大会。会上,校申办组委会向大会提出申请承办2018年第十一届世界矿山通风大会并获批准。这次成功申办突显了国际

    2016年03期 v.36;No.149 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8 ] |[下载次数:11 ]
  • 声明

    <正>近期,《西安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多次接到作者反映,发现互联网上一些网站冒用我刊名义征集稿件,骗取作者审稿费、版面费等,致使部分作者蒙受损失,对本刊造成了恶劣影响。为维护本刊声誉和广大作者的利益,特声明如下:1.我刊从来没有对投稿收取审稿费,也没有委托或授权任何第三方公司或个人提供任何代理服务。凡号称提供与代写论文服务、收取审稿费快速发表论文的公司或个人,均与《西安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无关,均属欺诈行为!作者若遇到可疑信息,可与编辑

    2016年03期 v.36;No.149 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4 ] |[下载次数:8 ]

  • 本刊入选2014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正>《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公布了2014年版收录期刊名录,《西安科技大学学报》入选。据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从2011年开始每3年更新出版一次,此次公布的2014年版为总第7版。《西安科技大学学报》是第5次入选,前4次入选的是矿业工程类,本次入选综合科学技术类。

    2016年03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9 ] |[下载次数:11 ]
  • 复杂煤岩体结构动力失稳多参量预报方法研究

    曹建涛;来兴平;崔峰;单鹏飞;杨毅然;

    针对煤岩体在开采扰动影响下由于动力载荷的作用将发生复杂的运动演化过程,形成新的更为复杂的煤岩体结构。煤岩体结构所受的应力水平变化特异,煤岩体结构在高应力强卸荷作用下结构发生严重畸变,出现煤岩体结构动力失稳、冲击地压、大面积片帮和大体积冒顶等动力失稳现象,且煤岩体结构动力失稳始终随着采动煤岩层的时空演化而发生着动态运动,危险源产生的位置、时间具有不确定性,存在自由面的煤层、采场、巷道、掘进工作面等围岩结构空间都有发生动力失稳的可能,因此导致了动力失稳危险源的搜索范围广泛、定位难度较大,采用单一手段难以满足监测预报的要求。本论文基于能量积聚和释放的围岩结构动力失稳前兆信息研究,利用应力、应变、声发射、钻孔窥视等声、光、电监测手段,通过多参量信息的综合分析,提出复杂煤岩体结构动力失稳多参量动力失稳预测方法。

    2016年03期 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0K]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81 ] |[下载次数:279 ]
  • 一氧化碳影响二氧化碳惰化甲烷爆炸的实验研究

    程方明;邓军;

    为了全面考察火灾产物一氧化碳对矿井瓦斯爆炸危险性的影响,采用标准的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测试装置,测试研究了CO影响CO_2惰化抑制CH_4爆炸的规律。分别测试分析了含有不同浓度CO时CH_4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和CO_2惰化条件下的CH_4爆炸极限与临界参数,并绘制出CH_4爆炸三角形分析图,研究了CO对CH_4爆炸三角形位置及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少量CO气体可使空气中CH_4的爆炸上限和下限均有所下降,爆炸危险度F值增大;CO气体的存在会导致CO_2惰化抑制CH_4爆炸的临界浓度升高,且随CO含量的增大呈线性增加,临界氧浓度随着CO浓度的增大而降低;CO气体会引起CH_4爆炸三角形向左下方移动和延伸,可爆区面积增大,不爆炸区面积缩小,窒息比明显提高,需要添加更多的惰性气体才能使CH_4处于完全惰化状态。

    2016年03期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61 ] |[下载次数:400 ]
  • 基于生理实验的矿工不安全行为与疲劳关系研究

    田水承;乌力吉;寇猛;范永斌;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而疲劳又是引起不安全行为的重要因素。为了精准预防和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必须弄清疲劳与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关系,因此尝试构建由行为数据采集系统(Captiv行为生理指标测试仪)、双臂调节能力测定仪、Tobbi眼动分析系统等3个部分组成的不安全行为与疲劳测量系统,以探讨疲劳对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关系。选取15名实验对象并加以疲劳刺激开展实验研究,研究了在疲劳前后状态下,被测试者生理指标与疲劳的关系,以及疲劳前操作时与疲劳后操作时行为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疲劳对试验对象的生理指标影响明显,疲劳状态下的实验对象操作更容易出错。

    2016年03期 2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85 ] |[下载次数:658 ]
  • 青岗坪煤矿综放面矿压规律及支架适应性研究

    唐仁龙;李龙清;邵小平;唐永刚;张杰;

    为研究青岗坪煤矿综放面矿压规律及支架适应性,指导该矿综放面安全高效生产及后续支架选型,根据青岗坪煤矿42104综放面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通过相似模拟实验及现场观测,分析了综放面覆岩垮落规律、来压强度及支架工作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62m,周期来压步距27 m,来压时支架的平均载荷6 951 k N,最大载荷7 798 k N,动载系数1.36,动载系数随工作面推进呈上升趋势,来压显现强度中等。ZF6800/18/35型支架在42104工作面总体适应性良好,但支架增阻量增加显著,增阻速率大,支架普遍长时间处于增阻状态,支架初撑力整体偏低,应加强工作面初撑力管理;从支架的普遍适应性及安全性考虑,支架工作阻力应提高到8 000 k N为宜。

    2016年03期 4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5 ] |[下载次数:137 ]
  • 基于演化博弈的煤炭资源绿色开采监管策略研究

    张伟;张金锁;刘杰;

    基于演化博弈理论与方法,建立了煤炭绿色开采监管博弈模型,运用动态分析方法解析了政府监管部门与煤炭企业之间策略互动及其动态调整过程,并验证了参数变化对博弈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强化政府机构监管能力、加大对煤炭企业违规的处罚力度、提高政府机构监管意愿、降低政府监管成本、强化对政府机构失职的问责力度,可以使博弈结果走向良好的收敛状态。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若干优化中国煤炭资源绿色开采监管的政策建议。

    2016年03期 5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49 ] |[下载次数:303 ]
  • 苏南地区三种典型城乡居住建筑夏季环境实测

    梁锐;朱轶韵;刘加平;张群;慧善康;吴小翔;

    居住建筑面积由于所占比重大,对于建筑节能和环境改善意义重大。夏热冬冷地区夏季高温高湿、冬季湿冷,居住建筑需要同时处理夏季防热和冬季保暖这一对矛盾,相对严寒、寒冷和夏热冬暖地区单一、明确的任务而言,技术上十分困难,是建筑设计的难点。为掌握解该地区城乡居住建筑夏季热环境的实际状况,在苏州市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2种乡村建筑(单层和两层)和一种城市住宅建筑(高层),采用实地现场测试的方法,对室内温湿度、壁面温度、气流速度等热环境指标进行了测试,经过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3类建筑在室内热环境营造方面均存在优缺点,提出了改善夏季热环境质量的设计建议。

    2016年03期 60-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93 ] |[下载次数:255 ]
  • 预应力锚索内锚固段剪应力分布规律研究

    李金华;朱海西;宋涛;

    为研究预应力锚索内锚固段剪应力分布规律,基于B Benmokrane三阶段线性函数建立锚固体与孔壁界面的剪切滑移本构模型,采用荷载传递函数法,对预应力锚索内锚固段剪应力沿轴向的分布规律进行理论研究,得到了不同状态下剪应力沿锚固段轴向的分布特征方程,然后结合实际工程对预应力锚索不同工作状态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表明:不同状态下锚固段剪应力沿轴向分布不同,最大剪应力逐渐向锚固段内侧转移,在弹性变形阶段之后剪应力达到峰值此后保持不变;预应力锚索进入残余变形阶段后,塑性区长度不再发生变化。研究结果可为预应力锚索的设计和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2016年03期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57 ] |[下载次数:234 ]
  • 核电关键结构材料应力腐蚀裂纹裂尖微观力学特性分析

    李永强;薛河;

    为研究核电关键结构在服役过程中不同裂尖形貌的应力腐蚀开裂裂尖的微观力学状态。根据氧化膜破裂理论,以具有较好的高温耐腐蚀性的核电关键结构材料奥氏体不锈钢304L为实验材料,以影响核电关键结构破坏和失效的主要形式之一的应力腐蚀开裂为研究对象,根据ATEM技术得到微观尺度下的裂纹裂尖形貌和结构特征,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其含氧化膜SCC裂纹尖端微观力学状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裂尖氧化膜的形状对裂尖氧化膜和基体上的应力应变影响很大,随着氧化膜裂尖和基体金属裂尖之间的距离的增大,氧化膜上的高应力区增大,而基体上的减小。氧化膜裂尖区域应力远大于基体金属裂尖区域,所以应定义氧化膜裂尖为裂尖进行分析。模拟结果为精确预测核电一回路结构材料应力腐蚀开裂扩展速率奠定一定基础。

    2016年03期 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62 ] |[下载次数:254 ]
  • 一种遥感影像反立体纠正方法研究

    邱春霞;许艺腾;姚顽强;杨存英;徐建纯;

    随着遥感技术的迅速发展,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获取对影像数据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而遥感影像的反立体现象会影响影像信息判读的正确性,所以解决遥感影像的反立体现象尤为重要。以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县为例,用数字高程模型(简称DEM)和亮度、色调及饱和度(Intensity,Hue,Saturation,简称IHS)空间色彩变换的方法,尝试对不同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反立体现象进行纠正。实验通过对几何校正和影像融合后的遥感影像进行从RGB(红、绿、蓝)到IHS空间色彩的变换,提取I(亮度)分量进行低通滤波,以数字高程模型生成的阴影图对I分量进行替换或者叠加,形成新的IHS空间色彩。以新的IHS到RGB反变换,得到正立体影像。并以不同空间分辨率影像和不同影像处理软件验证均能得到正立体,满足精度要求。

    2016年03期 126-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1 ] |[下载次数:101 ]
  • 基于HDFS的高可靠性存储系统的研究

    李明明;李伟;

    由于机器硬件故障导致的重要文件丢失对工作造成了极大影响。HDFS分布式文件系统通过文件副本机制提高了存储的可靠性。但HDFS中Name Node单点故障问题导致了当Name Node岩机时,整个集群不可用,从而导致了用HDFS进行文件存储不是100%的安全可靠。文中通过UCarp虚拟IP软件建立Name Node的备份节点。当HDFS岩机时,备份节点会自动竞争为新的Name Node,为集群提供元数据服务,从而保证HDFS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有数据丢失现象,提高了HDFS的可靠性。

    2016年03期 132-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53 ] |[下载次数:115 ]
  • Buck变换器的等效简单电感电路及内部本安判据

    刘树林;祁俐俐;

    为得到可模拟Buck变换器的分断电弧放电特性的等效简单电感电路,采用非爆炸性方法评价Buck变换器的内部本质安全性能,通过分析Buck变换器的典型电感分断电弧放电特性,依据基于等效电流的等效简单电感电路及能量等效原理,推导得出了Buck变换器分断电弧放电的等效电感表达式,对电感和电容对等效电感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指出等效电感随电感和电容的增加而增大。根据感性电路的临界点燃电流曲线,并结合所得到的等效电感表达式,提出一种基于等效电感的Buck变换器内部本安性能判据。实例及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所提出内部本安性能判据的可行性。

    2016年03期 138-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63 ] |[下载次数:306 ]
  •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应用研究

    李军民;李鑫瑞;

    根据中国31个地区在2011,2012年的环境质量监测统计,以13个二级指标的具体数据为样本因子,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4个主成分因子,然后以每个主成分对应的特征值占所提取主成分总的特征值之和的比例作为权重,得到各地区的环境质量评价模型,进而对各地区环境质量综合水平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不同地区之间环境质量分布不均衡,差异明显;西部地区的综合环境质量最好,东部和东北地区略低于全国均值水平,中部地区最差。同时从结果也可以看出,文中所采用的方法与其它方法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可以达到综合评价地区环境质量的目的,并且过程简单、易操作,是一种较好的评价方法。

    2016年03期 149-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66 ] |[下载次数:534 ]
  •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正>《西安科技大学学报》是由西安科技大学主办的、以矿业类为特色、兼顾理工学科各门类的综合性学术性期刊。本刊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面向全国矿业领域及相关学科的科技工作者,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为繁荣我国煤炭科学事业培养人才,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刊宗旨;主要刊载矿业工程、地质工程、测量工程、材料科学、化学与化工、机械工程、电气自动化、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矿业经济、基础科学等专业领域内具有创新性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本刊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欢迎为本刊赐稿。来稿必须符合以下要求。1.构成论文的基本要素:题目、作者姓名和工作单位(要有二级单位,如××大学××学院)、所在省市及邮政编码、中文

    2016年03期 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7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9 ] |[下载次数:40 ]
  • 煤体孔隙结构分形特征对瓦斯解吸规律的影响研究

    王翠霞;李树刚;

    为研究煤体的孔隙结构分形特征对含瓦斯煤解吸规律的影响,采用压汞法测定实验煤样的孔隙结构特征,基于分形理论及实验测定结果,按照孔隙的复杂程度不同对其进行分类。采用自主研发的大煤样多气一体化实验系统对煤样进行动态恒压解吸实验,基于实验结果对煤体孔隙结构分形特征对解吸规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煤样的微孔、小孔的连通性比较差,是由于其孔型以封闭性及半开放形孔为主;而对于中孔和大孔主要以开放性孔隙为主,连通性较好,有利于瓦斯的运移;按照煤体孔隙分形结构特征可将孔隙划分为孔径大于140 nm的渗流孔和孔径小于140 nm的吸附孔;瓦斯解吸初速度随渗流孔分形维数的增大而减小,渗流孔孔隙的分布和连通情况对瓦斯的解吸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吸附孔分形维数与瓦斯解吸初速度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2016年03期 v.36;No.149 308-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70 ] |[下载次数:409 ]
  • 不同煤阶煤氧化过程活性基团的红外光谱特征研究

    王彩萍;邓军;王凯;

    煤自燃倾向性与变质程度密切相关,研究不同煤阶煤氧化过程中活性基团及其变化特征,对揭示和表征煤自燃倾向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中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实验,对比研究不同变质程度煤样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煤中主要活性基团的变化特征,根据煤低温氧化过程中活性基团的动态变化特征,得出了煤分子中含氧活性结构含量随煤变质程度的升高不断减少,表明了煤分子中活性结构的种类、数量及活性直接影响煤氧化自燃的能力,揭示了煤低温氧化升温过程微观结构变化与煤自燃性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表明不同煤阶煤微观本质的不同,导致其自燃倾向特性的不同。研究结果对煤自燃过程的定量分析、预测和阻化的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16年03期 v.36;No.149 320-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66 ] |[下载次数:525 ]
  • 三软煤层巷道围岩自稳平衡圈分析

    黄庆享;石中情;

    为了揭示三软煤层巷道底板和两帮破坏对顶板稳定性的影响,分别建立了考虑两帮和底板影响的巷道顶板自稳平衡拱计算模型,给出了自稳平衡拱的解析表达式,分析了巷道底板、两帮、顶板三者的相互影响关系。研究得出,顶板平衡拱的高度与巷道等效宽度成正比,与巷道两帮和顶板内摩擦系数成反比。两帮破坏时,巷道等效宽度增大,顶板平衡拱高度增量与巷帮破坏深度成正比。底板破坏时,巷道等效高度增大,导致顶板平衡拱高度增加,顶板平衡拱高度增量与巷道底板破坏深度成正比。提出了三软煤层巷道的支护原则,指出加强三软煤层巷道两帮和底板对提高巷道顶板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2016年03期 v.36;No.149 331-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57 ] |[下载次数:257 ]
  • 榆阳矿区覆岩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研究

    赵兵朝;王守印;刘晋波;贺铜章;鱼智让;刘浪;张杰;

    为了准确地预计榆阳矿区覆岩导水裂缝带的发育高度,从而达到该区域保水开采的目的,以榆阳矿区煤层赋存条件较为典型的薛庙滩煤矿开采为背景,理论分析了主关键层位置、基载比、基采比等开采参数对覆岩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的影响,并采用相似材料模拟实验模拟了薛庙滩煤矿开采时上覆岩层的移动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覆岩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与主关键层在"三带"中的位置有着密切的关系,主关键层位置可通过基载比和基采比进行判断,结合岩层断裂与其自身拉伸变形的关系,可以确定出覆岩导水裂缝带的发育高度;计算出薛庙滩煤矿煤层开采后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为167.21 m,即发育至地表。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研究榆阳矿区"保水开采"奠定了理论基础。

    2016年03期 v.36;No.149 343-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0K]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82 ] |[下载次数:381 ]
  • 微波照射下岩石强度弱化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戴俊;潘艳宾;孟振;

    传统的破岩方式在机具的消耗、效率的提高、环境的保护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制约,微波辅助机械破岩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了得出岩石在微波照射下的强度弱化规律,以砂岩和石灰岩为研究对象,以点荷载强度为研究指标,分别对不同微波照射条件及冷却方式下砂岩和石灰岩的强度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微波照射下岩石强度弱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微波照射功率、微波照射时间、冷却方式、岩石颗粒粒径大小及岩石矿物组成等;并且微波照射功率越大、照射时间越长对岩石弱化程度越大;喷水冷却方式相对自然冷却方式能大大提高微波照射后岩石强度的弱化程度;相同种类的岩石,颗粒粒径越小,岩石越不易产生弱化,岩石强度弱化所需吸收微波能量越高;岩石所含吸波矿物越多,微波加热后岩石强度弱化越明显。为更有效地提高"微波+机械"破岩效率,应结合岩石强度弱化影响因素,选择最佳的微波照射组合方式。

    2016年03期 v.36;No.149 364-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55 ] |[下载次数:486 ]
  • 顺层边坡岩体结构的后屈曲分岔特性

    董晓江;杨治林;

    在已有利用初始后屈曲理论和尖点突变理论对顺层边坡岩体结构进行性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顺层边坡岩体结构弯曲变形及溃屈破坏的特点,运用几何非线性大变形理论对顺层边坡岩体结构的后屈曲非稳定性态进行研究,给出了顺层边坡岩体结构发生溃屈破坏的判据。同时求出了顺层边坡岩体结构发生溃屈破坏时的屈曲模态幅值,并给出了工程实例。研究表明:可以运用几何非线性大变形理论来求解顺层边坡岩体结构的溃屈破坏极限长度,进而求出其发生溃屈破坏时的模态幅值;此模态幅值代表了结构体系在屈曲状态下模态幅值的最小值或跨越分岔集发生溃屈破坏的模态幅值的最大值,具有临界模态幅值的二重性的基本特征;由于沿边坡方向重力分力的影响,倾斜层状边坡发生溃屈破坏的位置会下移,在确定溃屈破断的位置时,可以运用二分法的思想。

    2016年03期 v.36;No.149 369-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1 ] |[下载次数:106 ]
  • 苏里格气田东二区山西组砂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

    王若谷;廖友运;尚婷;王妍;

    苏里格气田东二区是近年来开辟的勘探新区,山西组为其主力储集层之一,查明该区的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具有重大意义。应用薄片鉴定、扫描电镜、高压压汞及核磁共振等资料,对山西组储层特征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组储层以岩屑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和石英砂岩为主,具成分成熟度中-高而结构成熟度中等的岩石学特点,储集空间以各类溶孔和晶间孔为主,孔喉差异大。山~3_2段储层成分成熟度、结构成熟度均显著高于其余层位,孔隙结构非均质性最强。山西组储层为典型的低孔、特低渗储层,但山~3_2段局部存在较好储集砂体。物源和沉积微相决定了储层砂岩的骨架成分和粒度特征,压实和胶结作用使储层物性明显变差,溶蚀作用使储层物性得到改善。相对优质储层多出现在石英含量高的粗粒边滩砂体中。

    2016年03期 v.36;No.149 385-3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K]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68 ] |[下载次数:195 ]
  • 富县探区长8段致密油藏特征及主控因素

    贺永红;任战利;陈占军;邓亚仁;葛云锦;焦健;李红进;陈西畔;师学耀;

    富县探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部,近年来的勘探成果表明,长8段油藏的储层以细砂岩为主、储层孔隙度介于5%~15%,渗透率一般小于0.5×10~(-3)μm~2,主要发育致密储层,且非均质性明显;长8段油藏没有明显的油藏边界,油水亦无统一的分异界面,开发的主要对象为物性较好、产油量相对较高的"甜点"油藏,生产需经过压裂,上述特征表明长8段油藏为致密型油藏。根据富县探区长8段的地质背景及油藏特征分析,研究认为该区长8段油藏是近源充注的结果,其分布主要受长7段优质烃源岩的展布以及长8段物性较好的"甜点"型储层共同控制;由于区域性地史演化较为稳定,油藏在成藏之后没有发生大的破坏,所以油藏保存条件普遍较好,该因素对油藏的分布不起主要控制作用。根据上述油藏控制因素分析认为,富县探区中南部2个区块不但砂体发育,而且西邻长7段烃源岩发育区,应是长8段成藏的有利区带。

    2016年03期 v.36;No.149 393-3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3K]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17 ] |[下载次数:286 ]
  • 柴窝堡凹陷上二叠统红雁池组储层主控因素分析

    张银;

    为研究柴窝堡凹陷红雁池组储集层发育类型及油气储层分布特征,采用岩矿分析、物性分析、铸体薄片、荧光薄片、扫描电镜和压汞资料,对红雁池组储层的岩石学特征、物性、孔隙类型及孔隙结构特征进行研究,深入分析储层的主要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红雁池组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砾岩和岩屑砂岩,具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低的特点,属超低孔超低渗储层;次生溶孔和裂缝是红雁池组主要储集空间类型;喉道类型以片状、弯片状为主。研究区储层物性受控于沉积因素、成岩因素和裂缝。沉积微相、岩石粒度、岩石成分是影响红雁池组储集层物性的主要因素。溶蚀作用改善储层物性,压实作用破坏储层物性,胶结作用对储层物性具有双重影响。裂缝发育增加了储层的有效储集空间。

    2016年03期 v.36;No.149 400-4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4K]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9 ] |[下载次数:112 ]
  • 拟声波反演技术在轮南地区的应用

    何翠;郭少斌;唐瑾;张海祖;张雪辉;谭建波;

    为解决轮南油田三叠系T_Ⅱ油组砂体较薄、岩性横向变化大、单纯的声波测井曲线不能有效的反映储层特征、岩性勘探开发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等问题,采用基于模型的拟声波反演方法,以岩石物理学为理论指导,从地质分析入手,综合地震和测井资料,优选出对储层特征比较敏感的自然电位曲线,结合原始声波曲线构建能反映储层横向变化的拟声波曲线,开展了基于模型的测井约束反演。结果表明:拟声波反演比原始声波反演效果好,分辨率提高,在密井网区纵向分辨率可达3~5 m,反演结果相对误差为0.26%~24.49%,平均相对误差为13.7%,可以基本满足薄砂体雕刻的需要,拟声波反演技术对薄砂体的预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016年03期 v.36;No.149 408-4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43 ] |[下载次数:138 ]
  • 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裂缝特征及成因探讨

    李进步;吴小宁;赵忠军;李浮萍;王龙;冯敏;罗文琴;

    为研究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烃源岩及储集层中裂缝发育特征及成因机理,采用野外露头、岩心、铸体薄片及成像测井等资料,通过裂缝观察与描述,对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砂岩及泥岩中普遍发育的裂缝进行系统研究,总结了不同沉积结构岩石中裂缝发育特征及组合类型,并结合构造应力场背景及岩石力学性质,对裂缝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裂缝在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砂岩、泥岩中普遍发育,在泥质岩、层面结构发育的砂岩以及岩性界面处常发育平行层面裂缝,并伴有低角度斜向裂缝。在层面结构不发育、结构比较致密或均一的砂岩中主要发育近垂向裂缝。裂缝的形成受构造应力场与沉积岩结构共同控制,水平方向的构造挤压与岩石层面平行是导致平行层面裂缝、低角度斜向裂缝形成的主要原因;剪切作用是导致厚层致密砂岩中形成近垂向裂缝的主要原因,此外盆地剥蚀作用对形成裂缝具有一定影响。研究成果对天然气输导体系及成藏机理研究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2016年03期 v.36;No.149 414-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7K]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7 ] |[下载次数:292 ]
  • 基于大电流检测的矿热炉电极升降自动控制系统

    张传伟;王瑀;邢乐;

    阐述目前矿热炉采用一次侧电流平衡的控制策略来控制电极升降不足的问题,提出通过罗氏线圈检测二次侧大电流并以此作为控制对象的恒阻抗控制策略,针对该控制策略,设计基于大电流检测的矿热炉电极升降自动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进行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采用三相综合电量变送器PDM实时采集电炉变压器一次侧电压、电流和二次侧电压等参数,采用罗氏线圈检测系统采集二次侧电流,硬件上采用工控机和西门子S7-300PLC相结合的控制结构,以Visual Basic 6.0为软件开发平台编制了控制系统软件,实现对运行过程的监督和控制,以及数据的实时读取和记录。对于提高矿热炉电极升降控制的准确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2016年03期 v.36;No.149 440-4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55 ] |[下载次数:218 ]
  • 下载本期数据